齐桓公春秋首霸
朝代:春秋战国 | 时间:2025-07-12 | 阅读:7410次历史人物 ►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年),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第15位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在位43年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通过"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首位公认的霸主。其霸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治改革与强国根基
1. 管仲改革:推行"相地而衰征"土地政策,按土地质量分级征税;设立"国""鄙"二元行政体系,将都城划分为21乡(6工商乡、15士乡),鄙野设五属,建立严密户籍制度。
2. 军事变革:创建"作内政而寄军令"的军政合一制度,将军事编制与行政组织结合,形成三军制,士兵"春以振旅,秋以治兵"。
3. 经济政策:实行"官山海"盐铁专卖制度,设立轻重九府调控物价;发展渔盐业,齐国"冠带衣履天下"。
二、尊王攘夷的实践
1. 北杏会盟(前681年):以周天子名义召集宋、陈、邾等国,平定宋国内乱,首次展示霸主权威。
2. 救援燕国(前664年):北伐山戎至孤竹(今河北卢龙),"割燕君所至之地以与燕",确立保护中原诸侯的形象。
3. 存邢救卫(前659-658年)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