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朝戏剧家白朴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26 | 阅读:433次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戏剧家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是元代初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其父白华曾任金朝枢密院判官,金亡后白朴随父流寓北方,后定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终身未仕。

元朝戏剧家白朴

主要戏剧成就

1. 代表作品:白朴现存杂剧两部——

-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文辞华美,情感深沉,被誉为元杂剧中“历史剧的典范”。

- 《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取材于白居易诗《井底引银瓶》,塑造了大胆追求爱情的李千金形象,与《西厢记》并称元代爱情喜剧双璧。

2.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融合诗词雅韵与口语俗言,兼具文人精致与民间趣味。

- 题材选择:擅长历史剧与爱情剧,注重人物心理刻画,尤以悲剧氛围渲染见长。

- 音乐性:其剧作严格遵循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结构,唱词注重音律,适合舞台表演。

3. 散曲创作

白朴亦是元初重要散曲家,现存小令37首、套数4套,多写隐逸闲情与怀古之思,如《天净沙·春》《沉醉东风·渔夫》等,风格清丽洒脱。

生平与时代背景

白朴生于金末战乱,幼年经历国破家亡,其父白华降蒙后曾举荐他出仕,但白朴拒绝,终生以遗民自居。这一背景使其作品常透露出兴亡之叹,如《梧桐雨》中借唐玄宗之口抒写历史苍凉。他晚年徙居金陵(今南京),与戏曲家胡祗遹、王恽等交游,进一步推动了元杂剧的繁荣。

历史评价与影响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鹏抟九霄”,赞其豪放高远;清代王国维则认为《梧桐雨》“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白朴的剧作对后世戏曲影响深远,如清代洪昇《长生殿》便明显借鉴了《梧桐雨》的叙事框架。

补充知识

家学渊源:白朴师从元好问,深受其文学熏陶,作品中可见金代文人“以词入曲”的传统。

存世版本:白朴作品主要见于《元曲选》《永乐大典》及明代脉望馆抄本,20世纪以来学界对其生平考订多有突破,如徐沁君《白朴年谱》详细梳理其行迹。

文章标签:戏剧家

上一篇:陆游诗词忧国 | 下一篇:朱元璋废丞相

元朝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方面的创新事件

元朝元朝

元朝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方面的发展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与技术革新的特点,以下为主要创新事件及相关扩展知识: 1. 造纸术的改进与原料多样化竹纸的规模化生

元朝经济发展概况与特点研究

元朝元朝

元朝(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政策导向鲜明的特点,并在继承两宋经济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元朝英勇抗元的英雄传奇

元朝元朝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元英雄,被誉为“宋代最后一位忠烈”。他的民族气节和抗元事迹成为中国历史上不

元朝戏剧家白朴

元朝元朝

元朝戏剧家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是元代初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

元朝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方面的创新事件

元朝元朝

元朝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方面的发展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与技术革新的特点,以下为主要创新事件及相关扩展知识: 1. 造纸术的改进与原料多样化竹纸的规模化生

元朝经济发展概况与特点研究

元朝元朝

元朝(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政策导向鲜明的特点,并在继承两宋经济
历史人物
左师宰桑真定路浙江巡抚长父朱暹遵生八笺张诚漳浦郡寘颜州臧石展庄叔泽州直郡王子雅左史张宁知果展王父展瑕臧宾如臧贵妃朱虚镇戎军赵汝譓章禹宗伯张如晦祖大乐张筠子工字贯案子硕正元历折尔肯左徒周邦庆赵日煦朱国栋柘州张王治资阳郡张文斗周世宅朱载坚赵瑁赵邦牧张梦元庄履丰张魁祖厉县卓迈周廷鑨郑普思召庄公张盂兼张桂林张阙周公阅章表周公忌父朱兴盛邹漪中外纪闻张念一郑猗菉张衍瑞张文斌彰明县兹氏县张简会张夫人札释藏卜朱厚燽种劭周公楚锺祥县朱祐楑宗人府长秋监祖泽洪振州郑仲和猪苗代盛胤郑时张纯修朱贵烚周遐福郑金莲周世选长沙郡扎萨克朱见溢郑人康朱玛喇朱常润张平庄敏赵俊朱服周绍濂朱麒朱由?赵曾滋阳县朱琼烃张良弼朱缃遵式锺晟照原朱华壁张仲儒朱瞻埏姊小路良赖昭义节度使张岫赵舒朱慈?郑谅朱华堞赵秉镕朱砂鱼谱朱守仁重庆路张仲炘张小娘子张时起朱常澂朱星耀朱鼎莎召简公朱瞻堈张守一詹雨张华山朱贵煐朱常澄梓州路朱成炼朱怡镐召平朱典楧朱弥钳攒拉土司张永和朱惟燫朱载培张师孟赵良口朱诚润张仲贤坐知王朱秉柎赵俊朱克融张锐赵允亨张昌运张淮深宗佻张允伸张无梦朱祁镃朱见治朱奠培朱荣张淮鼎朱伸域仲孙湫朱寿鏳长洲县张典锺皇后赵枢真珠可汗赵佖朱怀干周纮朱廷埼朱倪?张文规赵明颛顼历朱孟烷长城县朱瞻墉张嗣祖朱见澍张彦弘朱瞻塙郑辰长孙安业张绪赵俣扎巴绛曲朱祐棌张七娘朱觐钧朱鼒枋
友情链接
TAG
戏剧家一统志》冥治水玉篇》桓彝医事制度扬州梦谏诤录柳永词廪辛封贡茶盐变法轻徭薄赋河堤鱼肠剑摊丁入天理教都司设新唐书刑徒新格》清流关聂隐娘戍边政策行省孙传庭孙方谏天台宗金体风音律学削藩策服饰文化儒家兴宗教文化冲突筑鹿台太甲茶马古道开辟南宋建立名人传记经济崛起战国联盟玄鸟政治改革家游击司徒司马职资本主义周懿王国驯马壮志篇土司制游猎满清文化王维商业交流聚义军周庄王多马官职张无忌古文倡书钞》黄河水礼器冯梦龙金刀秦驰道毕公高贝币总理衙门探险记国野制度马氏衰璘质班农耕技术崇道华章草冠群雄割据姬阆刘长佑酬太子萧中统钞外壬相印清真寺建设候风地动仪孔甲养龙经世大典管宁三吏三别滑台争夺车战阵法考察保融丹书事青铜爵器比干忠谏秦坑传法琉璃楼船毛公鼎铭文夏德弑君事件神策军五铢钱幼主函谷关天灾近代思潮十常侍之乱墓地漕粮制度待访录淝水溃断喝洋枪队陋室铭》量沙计抗清义士瘦金体雕版印刷大盂鼎绿松含元殿碎琴司农诈马干支纪年军械所蜡屐保障措施岛夷志略》功利学隋唐更替大盂鼎铭文乞伏国蜀汉兴衰韩侯袄军起义史天台山赋》应对机制作诰贸易战争汉制改革边境守护占星官绅谏政帖木条戎纺织术御笔治安疏》说文解字铁穆耳杨素征长安城争夺战略地位西夏称帝反魏斗士游侠理学体系集贤院短兵李贽兴衰录书画怪才兰亭雅集遗诏琉球藩属杨六郎画僧建功郝经使太子丹北京咏蜂诗玉人风西六师蔡京梁士彦谋反典韦陆军笔梦逐客令唯物主义韩术盛世梦宗法制外丙汉法改革士族门阀先生传马嵬突厥联姻造纸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