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吕布辕门射戟解纷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07 | 阅读:3140次
历史人物 ► 吕布

吕布辕门射戟解纷是《三国志》记载的经典事件,发生于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展现了吕布的武艺与政治谋略。以下是基于《三国志·吕布传》的史实解析和拓展分析:

吕布辕门射戟解纷

1. 事件背景

当时袁术派大将纪灵率三万兵马攻打刘备,刘备驻守小沛(今江苏沛县),兵力薄弱。吕布时为徐州牧,驻下邳(今江苏睢宁)。袁术企图吞并刘备后进一步威胁吕布,而吕布为制衡袁术,决定调解双方矛盾。

2. 辕门射戟的经过

- 吕布邀请纪灵和刘备赴宴,提出以射戟定胜负:在辕门(军营正门)立一戟(长柄武器),声称若一箭射中戟上小支(侧刃),双方即罢兵。

- 吕布挽弓发箭,正中目标,纪灵慑于其威名及精准箭术,被迫退兵。这一举动既保全了刘备,又避免与袁术直接冲突。

3. 政治意图分析

- 制衡策略:吕布需要刘备作为牵制袁术的力量,避免袁术独大威胁自身。

- 威慑展示:通过高超箭术震慑纪灵,强化“人中吕布”的威名,巩固地盘安全。

- 外交斡旋:以非战争手段解决争端,减少自身损耗,体现乱世军阀的务实性。

4. 细节补充

- 戟是汉代常见兵器,兼具矛和戈的功能,射中其小支需极高技巧。

- 吕布的“辕门射戟”常与“李广射虎”“养由基百步穿杨”并称古代箭术典故。

- 此事后不久,袁术转而联合吕布,但吕布反复无常的性格导致双方最终反目。

5. 历史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吕布“轻狡反复”,但肯定其骁勇善战;此事件被视为吕布少有的高光时刻,展现其暂时性的战略眼光。

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吕布的个人能力,也反映了汉末群雄割据时“没有永恒敌人,只有永恒利益”的斗争逻辑。

文章标签:射戟

上一篇:胡亥即位加速衰亡 | 下一篇:刘备夷陵之战败北

赵飞燕姐妹受宠

汉朝赵飞燕

赵飞燕姐妹是西汉成帝时期著名的宠妃,其受宠与宫廷争斗对西汉后期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根据《汉书》《外戚传》等史料梳理相关史实:1. 出身与入宫

贡禹谏节俭之风

汉朝贡禹

贡禹谏节俭之风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政治谏言,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治国理念的影响。贡禹(前124—前44年)是汉元帝时期的谏议大夫,他以直言敢谏著称,针对当时

苏武北海牧羊记

汉朝苏武

《苏武北海牧羊记》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主要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坚守节操的事迹。这一故事在《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有详细记载

巫蛊之祸乱长安

汉朝长安

巫蛊之祸是西汉武帝晚期爆发的一场重大政治动荡,其核心是围绕宫廷巫蛊诅咒引发的连环冤案,最终导致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叛、长安城陷于腥风血雨的历史

吕布三姓家奴名

三国吕布

"三姓家奴"是《三国演义》中张飞对吕布的辱骂性称呼,典出吕布先后依附丁原、董卓、王允(或谓丁原、董卓、袁术)的经历。这一标签虽为小说演绎,但确有

十八路诸侯讨董

三国吕布

十八路诸侯讨董是东汉末年一场规模浩大的联合军事行动,发生于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以袁绍为盟主,联合各地刺史、太守共同讨伐专权的董卓。这一事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