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夏商 >> 详情

夏扃守成继兄位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6-02 | 阅读:5703次
历史人物 ► 少康中兴

夏扃(又称予或杼)是夏朝第七位君主,其继位情况因史料记载有限而存争议。以下是基于现存文献和考古研究的分析:

夏扃守成继兄位

1. 继位背景

夏扃为夏王少康之子,据《竹书纪年》载,其兄 夏杼(予) 先继位,统治期间巩固了少康中兴的成果,并大力东征夷族。杼去世后,夏扃继位,但《史记·夏本纪》未明确记载其事迹,可能因史料散佚。

2. 政治与军事延续

夏扃在位时继承了兄长的扩张政策,继续对东夷用兵,稳定夏朝东部疆域。考古发现(如二里头文化三期遗存)显示,此阶段夏王朝势力范围向山东、江淮地区延伸,可能与扃的统治相关。

3. 统治争议

- 世系差异:古本《竹书纪年》称“帝宁(杼)居原,自迁于老丘”,而《史记》世系中杼之后直接列“槐”,未提扃,部分学者推测“扃”可能是杼的别名,或后世整理时遗漏。

- 在位时间:若依《竹书纪年》,扃在位约21年,但缺乏确证;现代研究多认为其统治较平稳,未出现重大动荡。

4. 考古佐证

二里头遗址三期至四期的宫殿建筑和青铜器制作技术进步,可能与扃及其前后君主的统治期吻合。部分礼器(如爵、斝)的规范化生产,反映了中央权力的强化。

5. 历史意义

夏扃若确为独立君主,其统治延续了少康至杼的“中兴”局面,为夏朝中期的稳定奠定基础;若仅为杼的别称,则说明杼的功绩被分散记载,需进一步结合考古与文献交叉验证。

关于夏扃的记载虽简略,但其存在反映了夏王世系的复杂性,需谨慎对待文献矛盾。近年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也在尝试厘清这段历史。

文章标签:

上一篇:肃顺的权臣末路 | 下一篇:周公制礼作乐兴

殷商首创车战阵法

夏商相土

殷商时期确实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车战战术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根据甲骨文、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商代车战已具备一定的阵法雏形,其军事技术对后世影

夏墟出土青铜爵器

夏商

夏墟出土的青铜爵器是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重要见证。根据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夏朝晚期都城)出土的青铜爵,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青

比干忠谏遭剖心

夏商比干

比干是商朝末年的著名忠臣,商纣王的叔父(一说为纣王庶兄),因其屡次直谏暴虐无道的纣王,最终遭到剖心酷刑而亡。这一事件在《史记·殷本纪》《韩诗外

崇侯虎谗害贤良

夏商崇侯虎

崇侯虎是商朝末期的重要诸侯,封于崇国(今陕西西安一带),在殷纣王时期担任重要职位。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崇侯虎因谗言陷害周文王姬昌,导致其被

夏扃守成继兄位

夏商少康中兴

夏扃(又称予或杼)是夏朝第七位君主,其继位情况因史料记载有限而存争议。以下是基于现存文献和考古研究的分析: 1. 继位背景 夏扃为夏王少康之子,

少康中兴复夏祚

夏商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是中国古代夏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复兴时期,标志着夏王朝从衰落中重新崛起。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位君主,其父相被寒浞所杀,少康在流亡中长大,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