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朝 >> 详情

陈抟老祖道教高人

朝代:宋朝 | 时间:2025-07-10 | 阅读:1827次
历史人物 ► 陈抟

陈抟(约871—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至北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被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其生平融合了道家思想、内丹修炼和易学理论,对宋代理学及道教发展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他的史实与贡献的详细分析:

陈抟老祖道教高人

1. 生平与隐逸形象

陈抟出生于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早年习儒经,后唐长兴年间(930—933)举进士不第,遂弃儒从道,隐居武当山、华山等地。其隐逸行为符合道教“避世修真”的理念,宋太宗多次征召皆婉拒,仅于984年短暂入朝献治国建言,后归山终老。

2. 内丹理论与修炼实践

陈抟是道教内丹学的关键人物,主张“心息相依”的修炼法门,强调以静修为主,融合《周易》阴阳思想。相传他创制《无极图》,系统阐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内丹步骤,该图后被周敦颐改造为《太极图》,成为宋代理学宇宙论的基石。

3. 易学贡献与象数体系

陈抟开创“先天易学”,提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分,以图解《周易》原理。其学说经邵雍发展为“皇极经世”体系,影响后世象数学。他还著作《易龙图》,探讨河图洛书与天文历法的关联,推动了道教术数与自然科学的结合。

4. 政治影响与宋初政策

据《宋史》记载,陈抟曾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提倡无为而治。其“抟之技”指通过睡功(蛰龙法)调节身心,实为一种政治隐喻,暗示统治者应减少干预,与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契合。

5. 文化符号与后世传说

民间将陈抟神化为“睡仙”,传说其能一睡数月,实为对内丹胎息法的夸张演绎。元明小说《历代神仙通鉴》等将其纳入道教神谱,华山玉泉院至今存有其纪念建筑,凸显其在道教史上的神圣地位。

补充知识

与理学渊源:陈抟的《无极图》启发了周敦颐、朱熹等理学家,促成道家宇宙论与儒家的结合。

医学贡献:传世《陈抟睡诀》包含气功养生方法,现代研究认为其对调节自律神经系统有参考价值。

华山派传承:后世道教华山派奉陈抟为祖师,强调“性命双修”,其思想通过张三丰等道士进一步传播。

陈抟的学术体系兼具哲学思辨与实践性,体现了唐宋之际三教合流的趋势,其影响远超道教范围,渗透至中国文化的多个层面。

文章标签:道教高人

上一篇:南平高继冲献地 | 下一篇:元军平定云南大理

邵雍安乐窝先生

宋朝邵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易学家、诗人,因隐居洛阳安乐窝,世称“安乐窝先生”。他是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

李廌苏门六君子

宋朝李廌

李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苏门六君子指苏轼门下六位杰出的文人,包括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廌。他们不仅在文学上受苏

陈抟老祖道教高人

宋朝陈抟

陈抟(约871—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至北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被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其生平融合了道家思想、内丹修炼和易学理论,对

宋孝宗的光复之志与仁政改革

宋朝宋孝宗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1162—1189年)以"光复中原"为政治目标,同时推行"仁政"改革,其执政特点可概括为"外图恢复,内修政理"。以下从军事

陈抟老祖道教高人

宋朝陈抟

陈抟(约871—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五代至北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隐士,被后世尊称为“陈抟老祖”,其生平融合了道家思想、内丹修炼和易学理论,对

陈抟老祖睡仙传

宋朝陈抟

《陈抟老祖睡仙传》是道教文化中关于五代至北宋时期著名隐士陈抟(号扶摇子,谥号希夷先生)的传说与史实结合的文献。陈抟以“睡功”闻名,被尊为“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