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曹芳被废司马专权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8-03 | 阅读:3821次
历史人物 ► 曹芳

曹芳被废与司马氏专权是三国后期曹魏政权衰微的重要事件,标志着司马氏家族彻底掌控朝政的关键转折。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政治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曹芳被废司马专权

一、历史背景

1. 曹魏政权结构性矛盾

曹丕建立的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司马懿作为河内豪门代表,通过联姻(如与泰山羊氏、琅琊王氏结亲)形成庞大政治集团。正始年间,曹爽试图推行"正始改制"削弱世家权力,激化与司马氏的冲突。

2. 高平陵之变(249年)

司马懿利用曹芳与曹爽谒陵之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集团,史载"同日斩戮,名士减半"。此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控禁军与中书机构,曹芳彻底沦为傀儡。

二、曹芳被废事件(254年)

1. 直接

中书令李丰等人密谋拥立夏侯玄辅政,事泄后遭司马师夷灭三族。司马师以"暗通阉宦"为由,联合郭太后(明元郭皇后)下诏废黜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

2. 政治操作细节

- 司马师指使群臣联名上奏,列举曹芳"沉湎女宠"等21条罪状

- 动用太后懿旨实现程序合法化,仿效汉献帝禅让模式

- 将曹芳降为齐王,实际软禁于河内郡

三、司马专权的深化

1. 军事控制

司马昭任大将军后,通过镇压诸葛诞叛乱(257-258年)清洗地方都督体系,将诸州军事长官全部换为亲信,如王昶、陈骞等。

2. 制度性篡位准备

- 恢复周礼五等爵制,为晋代魏铺垫(264年)

- 建立"晋国"封国建制,设置百官(265年)

- 控制史官修撰《魏书》,塑造禅让合法性

四、后续影响

1. 政治崩塌

曹髦"司马昭之心"事件(260年)彻底暴露君臣名分瓦解,导致后世对"正闰之争"的长期辩论,朱熹《通鉴纲目》以蜀汉正统即受此影响。

2. 门阀政治定型

司马炎称帝后推行"户调式",以法律形式确认世家经济特权,开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世族政治格局。

3. 历史评价分野

东晋习凿齿批评司马氏"以诈取天下",而唐代房玄龄等编纂《晋书》时仍延续官方正统史观。现代学者田余庆指出,司马氏专权实为汉魏以来社会阶级矛盾的必然结果。

文章标签:

上一篇:冯异大树将军 | 下一篇:名将刘琨

刘禅乐不思蜀国

三国刘禅

"乐不思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描述了蜀汉后主刘禅在亡国后被迁往洛阳,面对司马昭的试探时

曹芳被废司马专权

三国曹芳

曹芳被废与司马氏专权是三国后期曹魏政权衰微的重要事件,标志着司马氏家族彻底掌控朝政的关键转折。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政治影响等方面展开分

于禁降蜀失名节

三国于禁

于禁降蜀失名节是三国时期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事件。作为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以治军严整、作风刚毅著称,却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

严颜老将守巴郡

三国严颜

严颜是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忠勇刚烈著称。《三国志》等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虽较为简略,但通过史料碎片仍可勾勒出其事迹的关键脉络。

曹芳被废司马专权

三国曹芳

曹芳被废与司马氏专权是三国后期曹魏政权衰微的重要事件,标志着司马氏家族彻底掌控朝政的关键转折。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政治影响等方面展开分

后汉短暂复兴中原,但内部矛盾激化

五代十国曹芳

后汉短暂复兴中原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的爆发标志着东汉王朝的迅速衰落。接下来的百年间,中原地区陷入三分天下的混乱局面。这一时期被称为"三国"时代,各路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