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白居易新乐府诗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8-05 | 阅读:6016次
历史人物 ► 白居易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是其诗歌创作中极具社会批判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部分,主要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为事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以下从背景、特点、代表作及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白居易新乐府诗

一、创作背景

1. 政治环境: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社会矛盾尖锐。白居易任左拾遗时以诗谏言,新乐府五十首多作于此阶段(约808—810年)。

2. 文学传统:继承《诗经》讽喻传统和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反对六朝浮华文风。

3. 理论主张: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应“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二、艺术特点

1. 题材现实性:直接揭露时弊,如《卖炭翁》抨击宫市掠夺,《杜陵叟》痛斥苛税。

2. 语言通俗化:采用口语化表达,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兼具生动性与批判力。

3. 形式创新:突破乐府旧题限制,自拟新题如《新丰折臂翁》,开创“即事名篇”模式。

4. 叙事手法:善用白描与细节,如《上阳白发人》通过宫女一生缩影反映宫廷黑暗。

三、代表作品及主题

1. 《秦中吟》十首:组诗系统揭露社会问题,《重赋》写税吏暴行,《轻肥》对比官吏奢靡与百姓饥荒。

2. 《新乐府》五十首

- 《卖炭翁》:揭露宫市制度对百姓的盘剥

- 《红线毯》:批判地方官员媚上邀宠

- 《缚戎人》:反映战争给边境民众带来的苦难

3. 其他名篇:《观刈麦》展现农民艰辛,《采地黄者》讽刺贫富差距。

四、历史影响

1. 文学史地位:奠定中唐现实主义诗歌高峰,与杜甫“三吏三别”一脉相承。宋代王禹偁、清代黄遵宪均受其影响。

2. 社会效应:部分诗作引发权贵不满,成为其被贬江州的原因之一(见《与元九书》)。

3. 理论贡献:其《新乐府序》提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创作规范,成为唐代诗论重要文献。

五、扩展知识

1. 与元稹的差异:白居易新乐府更重叙事完整,元稹则偏重抒情;白诗语言更平易,元诗结构更精巧。

2. 域外传播平安时代传入日本,嵯峨天皇曾亲自抄写《白氏长庆集》,对日本汉文学影响深远。

3. 现代价值:其反映民生疾苦的创作精神,仍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提供借鉴。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隋律开皇制颁行 | 下一篇:五代少数民族政策与文化融合探索

白居易新乐府诗

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是其诗歌创作中极具社会批判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部分,主要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为事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以下从背景、

张九龄风度宰相

唐朝柳宗元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是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风度宰相”。这一称号既体现其仪表风姿,

骆宾王讨武檄文

唐朝骆宾王

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檄文,原名《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创作于光宅元年(684年),是骆宾王为徐敬业(又名李敬业)起兵反对武

魏征直言谏君王

唐朝唐太宗

魏征直言谏君王这一历史典故,体现了唐代政治中谏官制度的成熟与君臣关系的特殊性。魏征作为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其事迹主要记载于《贞观政要》及《

白居易新乐府诗

唐朝白居易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是其诗歌创作中极具社会批判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部分,主要体现了他“文章合为时为事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以下从背景、

白居易琵琶行诗

唐朝白居易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其在元和十一年(816年)贬官江州司马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下从创作背景、内容解析、艺术特色、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