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李谦水利专家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21 | 阅读:1414次
历史人物 ► 色目人

李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主要活跃于元代。他在水利工程领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治理黄河、运河修筑及农田灌溉等方面,其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李谦的几点史实梳理及相关扩展知识:

李谦水利专家

1. 治理黄河的实践

元代黄河水患频发,李谦参与制定了系统的治河策略。他主张“分流减势”,即在黄河下游开挖多条支流,分散主河道压力。这一方法借鉴了汉代贾让的“治河三策”,并结合元代地理特点加以改良。他还强调疏浚河道与加固堤防并重,尤其在山东段推广了“埽工”技术(用树枝、泥土捆扎成护岸结构)。

2. 运河工程的改进

元代京杭大运河需跨越黄淮水系,李谦在会通河(山东段)工程中解决了地势落差大的技术难题。他设计“水柜”(蓄水库)和“闸坝”系统,通过分段调节水位确保航运畅通。这一设计成为明清运河管理的蓝本,其部分闸坝遗址至今可见。

3. 农田水利的创新

李谦在华北平原推广“沟洫制”,即通过纵横排水沟渠实现旱涝兼治。他还倡导“淤灌法”,利用黄河泥沙肥田,将治沙与农业结合。这种理念在《王祯农书》中亦有记载,反映了元代对土壤改良的探索。

4. 著作与理论影响

李谦的《水利议》虽已散佚,但元人文集和《元史·河渠志》中保留了其部分论述。他提出“治水先治人”的观点,认为需统筹官吏、民力与财政,这一思想被明代潘季驯发展为“河工三要”(料、夫、钱粮)。

5. 历史背景与局限性

元代水利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李谦的许多规划因朝廷经费短缺或机构冗杂未能全面落实。例如,他建议的黄河故道恢复计划因工程浩大被搁置,直至清代靳辅才部分实施。此外,元代征调民力过重,导致部分工程后期维护不足。

扩展知识

元代水利机构设“都水监”,李谦曾任职于此,该机构后并入工部。

同时期西域水利技术(如“坎儿井”)通过色目人传入中原,可能与李谦的团队有过交流。

明代《漕河图志》记载了李谦部分工程图样,显示其测量已使用“水平仪”和“丈量步车”。

李谦的贡献体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从经验向系统化理论的过渡,其技术思想对后世治黄与漕运具有深远影响。

文章标签:水利专

上一篇:韩熙载夜宴避祸 | 下一篇:解缙才高编大典

成吉思汗西征记

元朝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西征记 成吉思汗的西征(1219—1224年)是蒙古帝国扩张史上最为重要的军事行动之一,其规模与影响力深远。此次西征的导火索是1218年蒙古商队在花剌

元朝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元朝元朝

元朝(1271-1368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其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农业发展与土地制度元朝建立后,为恢复战争破坏的农业经济,推行了"劝农

战争与征服中的社会变迁

元朝帖木儿

战争与征服是推动社会变迁的重要动力,其影响贯穿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传播、技术发展和人口流动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基于史实的系统分析: 一、政权

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朝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之首被公认为关汉卿,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和戏曲史上具有广泛共识。以下从多个角度具体分析其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1. 历史文献的明确记载元人周

元廷推行行省制度

元朝色目人

元朝推行的行省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的进一步强化,同时也体现了

李谦水利专家

元朝色目人

李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主要活跃于元代。他在水利工程领域的贡献主要集中在治理黄河、运河修筑及农田灌溉等方面,其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