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西周 >> 详情

史墙盘载西周史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8-03 | 阅读:8660次
历史人物 ► 微子

史墙盘是西周中晚期(约公元前9世纪)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该器因铭文记载西周历史而成为研究周代政治、宗法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史墙盘载西周史

一、史墙盘的基本特征

1. 形制与纹饰

器形为典型的西周中期盘,高16.8厘米,口径47.3厘米,圈足饰窃曲纹,腹部分饰垂冠分尾凤鸟纹,反映出西周青铜器从早期肃穆转向中晚期繁复的纹饰风格。

2. 铭文内容

盘内底铸有18行284字长篇铭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 前半部:歌颂文王至穆王共7代周王的功绩,与《史记·周本纪》记载高度吻合。

- 后半部:记载微氏家族(墙的家族)六代辅佐周王的事迹,详述其高祖受周王册命、祖父任史官的历程,体现西周世官制度。

二、铭文的历史价值

1. 印证西周王系

铭文明确记载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的世系,尤其是昭王南征荆楚"广笞楚荆"的记载,与《竹书纪年》"昭王十六年伐楚"相印证。

2. 揭示宗法制度

微氏家族以"史官"世袭身份侍奉周王,反映"世卿世禄"制度。铭文"丕显高祖"等用语,体现西周"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

3. 补充史料空白

关于共王时期"龢于政"的记载,为文献缺失的西周中期政治生态提供实物证据。铭文中"上帝司夔"等表述反映西周天命观与宗教思想。

三、学术争议与考证

1. 断代分歧

郭沫若定为共王器,唐兰主张穆王说。现代多数学者根据《史记》年表及器形纹饰,倾向共王时期(约前917-前900年)。

2. 微氏家族考

学者推测其为殷遗民后裔,铭文"烈祖乃来见武王"可能反映微子启家族归顺周王朝的历史。

四、延伸知识

1. 同坑出土文物

庄白窖藏共出土103件青铜器,包括折觥、三年兴壶等,微氏家族铜器群形成完整的器物谱系,印证西周"列鼎制度"。

2. 文字学意义

铭文使用"㐭"(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商容直谏撞柱亡 | 下一篇:吴越兴亡水上战争

昭王南征不复还

西周周朝

"昭王南征不复还"是《诗经·小雅·巧言》中的名句,其历史背景与西周昭王(约前995-前977年在位)的征伐荆楚事件密切相关,反映了周王室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

史墙盘载西周史

西周微子

史墙盘是西周中晚期(约公元前9世纪)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该器因铭文记载西周历史而成为研究周

南仲征伐淮夷族

西周镐京

南仲征伐淮夷是西周时期周王朝对淮河流域夷族部落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战略意义。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政治动机

祭公谋父辅穆王

西周祭公谋父

祭公谋父是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士,辅佐周穆王(约前976—前922年在位)治理国家,对西周中期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周公旦的后

史墙盘载西周史

西周微子

史墙盘是西周中晚期(约公元前9世纪)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该器因铭文记载西周历史而成为研究周

微子出走降周

夏商微子

微子出走降周是商周之际的重要历史事件,反映了商王朝内部的政治分裂与周人崛起的时代背景。以下是基于《史记》《尚书》等文献的详细分析: 1. 微子的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