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 士族文化鼎盛期

士族文化鼎盛期主要指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初期(约3—7世纪),以门阀士族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时期的士族不仅是政治权力的垄断者,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其特征和影响可归纳如下: 1. 政治垄断与九品中正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士族文化 | 历史人物 ► 支遁

[夏商] 夏后少康复夏祀

“夏后少康复夏祀”指的是夏朝中兴君主少康恢复夏朝祭祀体系的历史事件。少康是夏朝第六任君主,其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史记·夏本纪》及《竹书纪年》等文献,其复兴夏祀的举措是夏朝中期政权重整的重要标志。 历史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少康

[晋朝] 吕光建立后凉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略阳氐人,是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建立者。其政权存在于386年至403年,为“五凉”之一。吕光的崛起与建立后凉的过程,深刻反映了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生态和民族关系。 一、吕光的早期经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吕光

[五代十国] 后晋杜重威降契丹

后晋杜重威降契丹事件是五代十国时期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深刻影响了中原政权与契丹(辽朝)的力量格局。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后晋与辽关系恶化 石敬瑭借契丹之力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并称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郭威

[五代十国] 后汉高祖刘知远建国

后汉高祖刘知远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政权的建立者,其建国过程与五代末期的政治军事格局密切相关。以下依据史实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时代背景 1. 五代乱局:唐朝灭亡后,中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
时间 ► 2025-06-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刘知远

[晋朝] 贾后乱政始末记

贾后乱政始末记 贾后乱政是西晋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政治动荡,核心人物为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她的专权与暴戾直接引发了“八王之乱”,加速了西晋王朝的崩溃。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详述这段历史。 一、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贾后乱政 | 历史人物 ► 司马遹

[夏商] 孔甲乱夏诸侯叛离

孔甲是夏朝第十四任君主,其统治被认为是夏朝衰败的重要转折点。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导致政治混乱、诸侯离心,夏王朝的统治权威逐渐瓦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史料和扩展分析可以更深入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诸侯 | 历史人物 ► 孔甲

[夏商] 二里头文化兴夏

二里头文化(约公元前1750—前1500年)是中国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南中西部,以偃师二里头遗址为核心。学界普遍认为其与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密切相关,可能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存。以下从考古发现与历史意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文化 | 历史人物 ► 甲骨文

[元朝] 伊斯玛哀王朝的元朝统治与文化传承

伊斯玛哀王朝(即伊利汗国,1256-1353年)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建立,统治核心区域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及中亚部分地区。其与元朝(1271-1368年)同属蒙古帝国分支,两者在政治、经济、
时间 ► 2025-06-25 | 标签 ► 文化 | 历史人物 ► 元朝

[元朝]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与融合故事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构成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重要动力,其深远影响体现在政治制度、军事战略、经济模式、技术传播、艺术形态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史实角度展开分析: 一、地理基础与生存方式的根本差异农耕
时间 ► 2025-06-24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四等人制

  •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