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 河亶甲迁相都

河亶甲迁相都是商朝中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反映了当时王权与地理格局的变动。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历史背景 - 河亶甲是商朝第12任君主,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4世纪(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测)。其前任仲丁在位时,
时间 ► 2025-08-0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河亶甲

[汉朝] 张骞西域凿空使

张骞西域凿空使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其历史意义远超单纯的探险活动。根据《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张骞传》的记载,这次出使蕴含着汉代地缘战略、经济文化交融等多重内涵。背景与使命:公元前138年,
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张骞

[汉朝] 汉和帝西域经略

汉和帝刘肇在位期间(88—106年),东汉对西域的经略是其边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东汉与西域的关系经历了从短暂收缩到再度扩张的复杂过程,其背景涉及匈奴势力消长、西域各国动向以及东汉内部政治军事策略
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甘英

[隋朝] 张衡监工东都

关于“张衡监工东都”这一表述,需结合东汉时期的史实和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以下是基于历史记载的解读和相关背景扩展:1. 张衡的官职与职责 张衡(78年—139年)是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令(主管天文、历
时间 ► 2025-07-2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张衡

[明朝] 奴儿干都司设

奴儿干都司是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的重要军政机构,全称"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设立于永乐七年(1409年),废止于宣德九年(1434年),是明朝经略黑龙江流域、库页岛及远东地区的核心建制。其设立与废止反映了明朝对东北边
时间 ► 2025-07-24 | 标签 ► 都司设 | 历史人物 ► 建州

[隋朝] 杨侗称帝守东都

杨侗(605年-619年),字仁谨,隋朝宗室,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弑后,杨侗被留守东都洛阳的群臣拥立为帝,史称“皇泰主”,成为隋朝名义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杨侗称帝的背景 1. 隋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杨侗

[唐朝] 安西都护府孤军守

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重要军政机构,自640年设立至8世纪末逐渐衰落,其“孤军坚守”的历史主要体现在唐王朝中后期内乱频发、西域与中原联系几近断绝的背景下,安西、北庭都护府残部仍长期抵抗吐蕃等势力的史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吐蕃

[汉朝] 班超西域传奇之旅

班超西域传奇之旅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以其在西域的卓越功绩被后世誉为“定远侯”。他的西域传奇之旅不仅是东汉经营西域的关键篇章,更是中国古代外交与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班超

[唐朝] 大唐与西域各国的文化交流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古代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通道,唐朝与西域诸国(包括中亚、波斯、印度、阿拉伯等地区)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科技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互动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文化交流 | 历史人物 ► 吐蕃

[汉朝] 张骞通西域始末

张骞通西域是中国古代外交与地理探索的重大事件,其始末不仅体现了汉朝的开拓精神,也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基于《史记·大宛列传》等史料的详细梳理: 一、历史背景1. 匈奴威胁:汉武帝时期,匈奴长期侵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西域 | 历史人物 ► 张骞

  • 1
  • 2
  • 3
  • 4
  • 5
  • 6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