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青铜鼎盛铸重器

青铜鼎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其鼎盛时期主要集中在商周两代(约公元前1600年—前256年)。这一时期青铜鼎不仅是重要的礼器,更是权力与等级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工艺水平和宗教信仰。1. 商代
时间 ► 2025-06-30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正统

[西周] 兮甲盘铭文记征伐

兮甲盘铭文是西周晚期的重要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宣王时期对猃狁(北方游牧民族)的征伐及相关政治事件。其内容结合历史背景与考古发现,可总结为以下几点核心信息:1. 史料背景与器物特征 兮甲盘又称“兮田盘”或
时间 ► 2025-06-27 | 标签 ► 甲盘铭文 | 历史人物 ► 兮甲

[西周] 毛公鼎铭文铸史

毛公鼎作为西周晚期青铜器的代表,其铭文具有极高的史学与文字学价值。该鼎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鼎内壁铸有32行499字铭文,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西周青铜器。其内容与历史背景可从以下多角度解析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毛公鼎 |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西周] 青铜鼎簋祭祀重器

青铜鼎与簋是中国商周时期最重要的两类祭祀礼器,代表着权力、等级与宗教仪轨的紧密结合。以下从形制、功能、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鼎:权力象征与祭祀核心 1. 形制与分类 - 鼎分为方鼎(如司母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青铜鼎簋 | 历史人物 ► 战国

[西周] 燕国克匽铭文记功

燕国克匽铭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青铜器上的重要铭文,主要记载了燕国国君克匽(又称“匽侯克”)的军事功绩和政治活动。这些铭文对于研究燕国历史、早期汉字演变及周代分封制度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是关于该铭文的详细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克匽 | 历史人物 ► 燕国

[夏商] 商朝青铜冶铸技术

商朝青铜冶铸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青铜器制作的顶尖水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商代青铜器以精美的造型、复杂的纹饰和高超的工艺闻名,其技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种矿物原料的开采与使用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青铜冶铸技 | 历史人物 ► 商朝

[夏商] 夏商青铜文化

夏商青铜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青铜器制作与使用的鼎盛时期,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夏代(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和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两个阶段。以下是关于夏商青铜文化的详细阐述: 1.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青铜文化 | 历史人物 ► 妇好

[西周] 周朝与商朝青铜文明交接

周朝与商朝青铜文明的交接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体现了技术、艺术与政治文化的延续与变革。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治制度与礼器功能的演变1. 商周政权更迭的影响:商朝以"尊神重鬼"为特征,青铜器
时间 ► 2025-06-04 | 标签 ► 青铜文明 | 历史人物 ► 周朝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成就。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技术、装饰风格和功能用途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和文化交融的深刻影响。以下是关于春秋战
时间 ► 2025-06-0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战国

[西周] 毛公鼎铭文记册命

毛公鼎铭文是西周晚期青铜器毛公鼎内壁铸刻的铭文,共计499字(一说497字),为现存商周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铭文记载了周宣王对重臣毛公的册命,内容丰富,涉及西周政治制度、官职体系、册
时间 ► 2025-06-02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宣王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