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程昱智谋过人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5-27 | 阅读:450次
历史人物 ► 程昱

程昱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其智谋深远、性格刚烈,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其智略与史实贡献:

程昱智谋过人

1. 战略预判与危机应对

兖州守卫战(194年)吕布趁曹操征讨陶谦时偷袭兖州,程昱临危受命,力保鄄城、范县、东阿三城不失。他精准判断陈宫不敢速攻,迅速加固城防,并说服民众联合抵御,为曹操回师反攻保留了战略支点。

预见袁绍弱点:官渡之战前,程昱指出袁绍"虽强而多疑",建议曹操集中兵力决战,并独率700兵守鄄城示弱,诱使袁绍轻敌。

2. 军事谋略特色

虚实结合:曾献计"十面埋伏"大破袁谭(说法存疑,可能为《三国演义》艺术加工),但史载其惯用疑兵计,如以烟火虚张声势退敌。

联吴制衡:赤壁战后建议曹操暂缓南下,转而稳固北方,避免两线作战,体现其地缘政治眼光。

3. 性格与决策风格

刚直敢谏:反对曹操授予降将过重兵权,即便被责骂仍坚持己见,后郝萌叛乱印证其预见性。

极端手段:在粮荒时主张"人脯"(争议性事件),反映其务实效用主义倾向。

4. 与其他谋士对比

不同于荀彧注重正统礼仪,程昱更侧重现实权谋,与郭嘉类似但更擅军政实务。曹操评价"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5. 历史争议

《魏书》记载其享年80岁,但《三国志》注引称其晚年因性格孤峻逐渐退出中枢,显示谋士在权力核心的生存智慧。

程昱的谋略体系融合法家务实与兵家诡道,其军事防务思想对魏晋战术发展有直接影响,唐代杜牧注《孙子兵法》时曾引用其战例。作为曹魏开国元勋(死后配享曹操庙庭),其贡献远超一般策士,堪称乱世中的现实主义者。

文章标签:程昱

上一篇:孟姜女哭长城 | 下一篇:司马迁与《史记》

魏蜀吴三国疆域

三国三国

魏、蜀、吴三国的疆域在历史上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其范围随着战争、外交和内部治理而不断调整。以下是基于《三国志》等史料对三国鼎立时期(约220年

黄忠的老当益壮

三国黄忠

黄忠的“老当益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典故,体现了其高龄仍勇猛善战的特质。以下结合史实和背景展开分析:1. 史书记载 《三国志·蜀书·黄忠传》明

孙权坐镇江东霸业

三国孙权

孙权坐镇江东霸业,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得以确立和巩固的关键。作为孙坚次子、孙策之弟,孙权在继承父兄基业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最终

三国名将的武艺比拼

三国三国

三国时期的名将武艺比拼,需结合史料《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文献进行客观分析。以下从不同维度对比几位核心武将的实战表现与历史评价: 一、个人武力值

程昱筹谋佐曹操

三国程昱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人,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谋士,以深谋远虑、刚直敢谏著称。他在曹操统一北方

程昱献计定河北

三国程昱

程昱献策平定河北的史实主要体现在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期间及其后续阶段,其核心计谋与曹操统一北方的战略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其一,战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