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十国群雄逐鹿记之吴越国王钱镠传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20 | 阅读:4431次
历史人物 ► 钱镠

十国群雄逐鹿记之吴越国王钱镠

十国群雄逐鹿记之吴越国王钱镠传

钱镠(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谥号武肃王。其统治奠定了吴越国百年基业,成为乱世中少见的稳定政权。以下从生平、功业、政策与文化影响等方面展开叙述。

一、乱世崛起:从私盐贩到节度使

钱镠出身寒微,早年以贩卖私盐为生,后投奔地方武装董昌麾下,因骁勇善战崭露头角。唐僖宗乾符年间(874年-879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叛乱,钱镠随董昌平定叛乱,因功升任石镜镇将。后黄巢起义军攻掠南方,钱镠以少胜多,在临安设伏击退义军,被唐廷授为都知兵马使,逐步掌握杭州实权。

唐末军阀混战中,钱镠与老上司董昌决裂。895年,董昌在越州(今绍兴)自立为“大越罗平国”皇帝,钱镠奉唐昭宗之命讨伐,于896年攻破越州,擒杀董昌,统一两浙。唐廷封其为镇海、镇东节度使,赐铁券(免死金牌),自此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

二、保境安民:吴越国的立国之道

907年朱温篡唐建梁,钱镠审时度势,接受后梁册封为吴越王,表面上臣服中原政权,实则保持独立。其治国策略以务实著称:

1. 水利兴农:主持修建钱塘江海塘(“钱氏捍海塘”),采用“竹笼石塘”技术,抵御潮患,保障杭嘉湖平原农业,至今杭州留存“钱王射潮”传说。

2. 睦邻避战:虽拥有十三州疆域(今浙江全境及江苏、福建部分),但极少主动扩张,与邻国吴(南唐)、闽保持和平,减少百姓兵役负担。

3. 商贸开放:鼓励海外贸易,设“博易务”管理商船,与日本、朝鲜、东南亚通商,杭州、明州(今宁波)成为东南港口重镇。

三、崇文重教:吴越的文化遗产

钱镠虽武将出身,却重视文教:

罗致文光业、罗隐等为幕僚,编撰《吴越备史》记录国政。

扶持佛教,扩建灵隐寺、净慈寺,资助天台宗典籍刊刻,杭州成为“东南佛国”。

钱氏家族遵循“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祖训,后世如钱俶纳土归宋,避免战乱,成就“钱塘自古繁华”的根基。

四、身后影响与评价

钱镠晚年自号“吴越国王”,但未称帝,始终以藩王自居。临终嘱子孙“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体现其政治智慧。吴越国历五主,至978年钱弘俶“纳土归宋”,成为十国中唯一和平落幕的政权。

欧阳修《新五代史》评其“以勤俭节用,务本兴利,治兵恤民,而吴越富庶甲于东南”。现代学者认为吴越国的稳定为南宋定都杭州埋下伏笔,钱氏家族更绵延千年,涌现钱学森、钱穆等杰出后人。

总结:钱镠在唐末五代乱世中,以务实政策将吴越国打造为“东南乐土”,其水利、外交、文化政策影响深远,堪称十国时期最具远见的统治者之一。

文章标签:钱镠

上一篇:千古女皇武则天治国之道的探索 | 下一篇:苏轼东坡居士集

刘知远建后汉王朝

五代十国刘知远

刘知远建立的后汉王朝(947年—95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最后一个沙陀族政权,也是五代中的第四个朝代。作为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后晋被契

韩熙载夜宴避祸

五代十国韩熙载

韩熙载夜宴避祸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为应对政治猜忌而采取的韬晦之计,此事因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而广为流传。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始末

孟知祥:后蜀的创建与治理

五代十国孟昶

孟知祥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的建立者,其统治奠定了后蜀在西南地区的稳固基础。他的崛起与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背景与崛起1. 出身与

王建:前蜀国的开创者及其事迹

五代十国王建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的开国君主。他出身贫寒,早年投身军旅,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逐

五代军阀的混战与割据

五代十国钱镠

五代十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与割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政权分裂与武力割据时期,其根源可追溯至唐朝后期藩镇势力的膨胀。安史之乱(755-763年)后,唐朝中

钱镠吴越开国

五代十国钱镠

钱镠吴越开国 钱镠(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他出身寒微,早年投身军伍,凭借战功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