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霸京师乱政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08 | 阅读:5091次历史人物 ► 董卓
董卓霸京师乱政是东汉末年皇权崩坏、军阀专权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影响深远,直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以下是基于《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的分析:
一、军事政变与废立皇帝
189年何进召董卓进京诛宦官,反被宦官所杀。董卓率西凉军趁乱入洛阳,凭借武力掌控朝局。他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汉献帝),此举彻底破坏皇权传承制度。《后汉书》载董卓"逼帝策免,旋弑弘农王",借废立彰显权威,开汉末权臣废立恶例。
二、暴政统治的表现
1. 经济掠夺: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董卓毁坏五铢钱,更铸小钱导致"货轻而物贵",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粮价飙升至"谷一斛至数十万"。
2. 残暴统治:纵容西凉军劫掠洛阳,史载"卓兵虏掠,淫略妇女";公开诛杀反对者如卫尉张温等人,并灭族示威。
3. 文化破坏:焚烧洛阳周边宫庙、民居,尤其太学典籍遭毁,造成文化浩劫。
三、政治生态的恶化
董卓自封相国,剑履上殿,模仿王莽篡位前奏。他安插亲信吕布执掌禁军,女婿牛辅控制司隶校尉,形成军事。司徒王允等人表面屈从,实则暗中筹划反抗,反映出中央官僚体系的分裂。
四、关东联军的反抗
190年,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组成关东联军讨董。虽因内讧未能成功,但董卓被迫焚烧洛阳迁都长安。《资治通鉴》称此役使"二百里内无复孑遗",中原经济遭毁灭性打击。
五、历史影响
1. 开启"挟天子以令诸侯"模式,为后来曹操专权提供范式。
2. 加速地方割据,刺史、太守纷纷自立,如刘焉据益州、刘表镇荆州。
3. 西凉军阀集团内部分裂,最终引发李傕郭汜之乱,使关中沦为战场。
董卓之乱本质是东汉中央集权崩溃后军阀政治的首次爆发,其粗暴的统治方式彻底摧毁了朝廷权威。史家范晔评价"董卓滔天,干逆三才",其恶行成为后世权臣僭越的典型。这一事件标志着汉末大乱世的正式开端,为三国鼎立埋下伏笔。
文章标签:董卓
上一篇:汉朝都城长安的城市规划考略 | 下一篇:王羲之书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