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朱温建梁始末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01 | 阅读:2800次
历史人物 ► 朱温

朱温(852年-912年),原名朱全忠,唐末五代时期重要军阀,后梁开国皇帝。其建梁始末涉及晚唐政治崩溃、藩镇割据与五代更替的关键转折,以下是其历史脉络:

朱温建梁始末

一、早期崛起与军阀化

1. 黄巢部下出身:朱温早年投奔黄巢起义军,因战功升任同州防御使。882年叛降唐朝,被僖宗赐名"全忠",授宣武军节度使(治汴州,今开封),成为对抗黄巢的重要力量。

2. 中原扩张:凭借汴州地理优势,朱温通过兼并战争逐步控制河南、山东等地。887年歼灭秦宗权集团,894年击败时溥夺取徐州,901年并吞鄂岳、荆南,形成中原最大藩镇。

二、控制唐室与篡位准备

1. 挟天子以令诸侯:903年朱温攻入长安,诛杀宦官集团,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彻底掌控朝政。904年弑昭宗,立13岁的李柷为哀帝。

2. 清除异己:同年贬杀宰相崔胤等朝臣,905年制造"白马驿之祸",将裴枢等三十余名朝臣沉杀于黄河,彻底铲除门阀士族势力。

3. 制度铺垫:907年迫使哀帝禅位前,已建立枢密院(军政中枢)、设建昌院(财政机构),完成政权架构雏形。

三、后梁与特点

1. 正式称帝:907年4月接受唐哀帝禅让,改元开平,国号"梁",史称后梁,定都汴州(升为开封府)。

2. 政治举措

- 改革官制:废除三省六部,设崇政院掌机密,以幕府旧僚为核心

- 经济调整:推行"两税法"改良,奖励农耕

- 军事部署:在黄河沿线设六州为都城屏障

3. 统治困境: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等藩镇拒不臣服,910年柏乡之战败于晋军(后唐前身),河北战略要地丧失。

四、败亡与历史评价

1. 幽州兵变:912年朱温欲传位养子朱友文,亲子朱友珪发动政变弑父,引发梁室内乱。

2. 后续影响:后梁仅存16年(907-923),为五代最短命王朝,但其废除宦官专政、打击士族的措施影响后世。

3. 争议性评价欧阳修斥其"狡诈篡逆",但现代史学肯定其结束唐末乱局的过渡作用,开创的汴京中心格局为北宋所继承。

补充知识:朱温集团核心多出自宣武军幕府,如敬翔、李振等谋士,其政权实质是唐末50年藩镇割据的最终形态。后梁与晋(后唐)的争霸,反映了晚唐以来"关中-河北"与"中原-江淮"两大势力圈的延续性对抗。

文章标签:建梁始

上一篇:韦应物清淡诗风 | 下一篇:周敦颐爱莲说君

王晏球大破契丹

五代十国石敬瑭

王晏球大破契丹是五代后唐时期中原政权抗击北方契丹南侵的重要军事胜利,发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此役展现了王晏球卓越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

朱温建梁始末

五代十国朱温

朱温(852年-912年),原名朱全忠,唐末五代时期重要军阀,后梁开国皇帝。其建梁始末涉及晚唐政治崩溃、藩镇割据与五代更替的关键转折,以下是其历史脉

吴越国的经济繁荣

五代十国越国

吴越国(907-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两浙的地方政权,因其统治者推行务实政策,经济呈现显著繁荣。其经济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开发与水

后周世宗北伐契丹

五代十国周世宗

后周世宗北伐契丹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在完成对南唐的征讨后,趁辽国(契丹)内

朱温建梁始末

五代十国朱温

朱温(852年-912年),原名朱全忠,唐末五代时期重要军阀,后梁开国皇帝。其建梁始末涉及晚唐政治崩溃、藩镇割据与五代更替的关键转折,以下是其历史脉

朱瑾勇抗后梁军

五代十国朱温

朱瑾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武将,早年效力于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其兄),后成为泰宁军节度使。他与后梁的对抗是唐末藩镇混战中的重要事件,展现了其悍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