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代驿站贪腐案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1 | 阅读:3045次
历史人物 ► 泰定

元代驿站贪腐案是元代政治腐败的典型表现之一。驿站作为国家信息传递、物资转运和官员往来的重要枢纽,其高效运作直接关系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然而,元代驿站的贪腐问题极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元代驿站贪腐案

1. 虚报驿马数量:地方官员为骗取朝廷拨款,常虚报驿站马匹数量。例如,《元史》记载,大德年间(1297-1307)监察御史巡查时发现,有的驿站名义上有百匹马,实际存栏不足半数,其余经费被官吏贪污。

2. 克扣驿户钱粮:驿站运作依赖“站户”(专门承担驿役的民户),但官吏常克扣其口粮和补贴。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中书省奏报称河北等地驿户因钱粮被侵夺,“逃亡者十之三四”,导致驿站瘫痪。

3. 滥用驿传特权:按规定,只有公务人员才能使用驿站资源,但权贵常私自派遣家仆、商队占用驿马。仁宗时期(1311-1320),甚至有官员借驿站运输私盐、丝绸牟利,加重驿站负担。

4. 勒索过路官员:驿站官吏对过往官员层层盘剥。如《永乐大典》引《经世大典》记载,一些驿站强迫官员缴纳“鞍马钱”“酒食钱”,否则拖延服务甚至毁坏文书。

5. 工程经费贪污:驿站修缮费用常被挪用。泰定帝时期(1324-1328),工部核查发现南方多处驿站坍塌,但此前拨付的修缮银两“多为有司侵渔”。

深层原因:元代驿站腐败与制度缺陷密切相关。一是“站户”制度将驿役强加于特定户籍,导致民众不堪重负;二是监察不力,地方官往往兼任驿站提调官,形成利益勾结;三是蒙古贵族享有特权,监察机构难以有效制约。

历史影响:驿站腐败严重削弱了元朝的行政效率。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多地因驿站废弛导致政令延误,加剧了红巾军起义时的指挥混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多次以元代驿站腐败为鉴改革邮驿制度。

文章标签:贪腐案

上一篇:宋江梁山泊起义传奇 | 下一篇:明末农民起义

汉军万户张弘范

元朝丁家洲之战

张弘范(1238—1280),字仲畴,元初著名将领,汉族世侯张柔第九子,出生于保州(今河北保定)。他是元灭南宋战争中的关键人物,以军事才能卓著著称,其生

元代驿站贪腐案

元朝泰定

元代驿站贪腐案是元代政治腐败的典型表现之一。驿站作为国家信息传递、物资转运和官员往来的重要枢纽,其高效运作直接关系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然

元朝颁农桑辑要

元朝元朝

元朝颁行的《农桑辑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中央政府主持编撰的农业科学著作,成书于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由司农司组织编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

基督教在华传播

元朝元朝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悠久而复杂,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体现出宗教传播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互动与碰撞。 一、唐代景教:首次传入(7-9世纪)公元635年,聂

元代驿站贪腐案

元朝泰定

元代驿站贪腐案是元代政治腐败的典型表现之一。驿站作为国家信息传递、物资转运和官员往来的重要枢纽,其高效运作直接关系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然

元泰定帝也孙氏

元朝泰定

--- 元泰定帝也孙帖木儿的历史背景与统治概况 1. 出身与继位 元泰定帝也孙帖木儿(1293—1328年),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其父为晋王甘麻剌。他于1323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