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夏商 >> 详情

商朝王室的家族谱系

朝代:夏商 | 时间:2025-06-07 | 阅读:4324次
历史人物 ► 商朝

商朝王室家族谱系主要依据《史记·殷本纪》和甲骨文记载,结合考古发现整理而成。商王世系以“天干”庙号著称,反映了商人对干支纪日的宗教崇拜。以下是商朝王室的主要世系及扩展内容:

商朝王室的家族谱系

1. 先商时期(传说时代)

- 始祖契:传说为帝喾之子,因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为商族始祖。

- 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王恒→上甲微:此阶段为半信史时代,甲骨文中对上甲微的祭祀尤为隆重,标志着商族从部落向国家过渡。王亥是甲骨文中首位称“王”的先公,以驯牛著称,后被有易氏所杀,其子上甲微复仇,奠定商族强盛基础。

2. 早商时期(约前1600–前1300年)

- 成汤(大乙):灭夏建商,定都亳(今郑州商城或偃师商城),开创“商革夏命”正统叙事。

- 太丁(未即位)→外丙→中壬:成汤死后短暂混乱,太丁早逝,弟外丙、中壬相继即位。

- 太甲:成汤嫡长孙,因暴虐被伊尹放逐桐宫,悔过后复位,开创“伊尹放太甲”的辅政范式。

- 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太戊时“殷道复兴”,甲骨文称“中宗”,与成汤、祖乙并列为三大祭祀对象。

3. 中商时期(约前1300–前1250年)

- 仲丁→外壬河亶甲:频繁迁都(嚣、相等地),王室内部“九世之乱”开端,诸侯不朝。

- 祖乙:迁都邢(今河北邢台),重用巫贤,国力恢复,甲骨文称为“中宗祖乙”。

- 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持续内乱,商势衰微,阳甲时“诸侯莫朝”。

4. 晚商时期(约前1250–前1046年)

- 盘庚:迁都殷(今安阳),结束九世之乱,确立稳定政体,甲骨文进入“王室档案”时代。

- 小辛小乙:守成之君,武丁父小乙注重培养储君,破例让武丁长期驻守民间。

- 武丁(高宗):在位59年,任用傅说,发动对鬼方、羌方战争,妇好为著名女将领,甲骨文巅峰期。

-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祖甲改制,削弱旧贵族,引发“武乙射天”前的社会矛盾。

- 武乙→文丁:武乙迁都沫(朝歌),甲骨文记载其“射天”挑战神权,文丁杀周君季历。

- 帝乙:平定东夷,嫁女于周文王,试图缓和周商关系。

- 帝辛(纣王):增加赋税,征伐东夷消耗国力,牧野之战周武王所灭。

补充知识

继承制度:早期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存,后期逐渐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女性地位:妇好等王室女性可统兵、主持祭祀,甲骨文记载其生育、战功等。

祭祀体系:周祭制度将先王按天干排序,轮番祭祀,形成完整世系记录。

考古佐证殷墟YH127坑出土1.7万片甲骨,证实《殷本纪》世系基本准确,仅有少数顺序差异。

商王室谱系反映了早期国家的神权政治特征,其世系研究对理解夏商周断代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标签:王室

上一篇:道光皇帝的治国之道与历史地位 | 下一篇:西周晚期的社会危机

商周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夏商酒池肉林

商周革命是中国上古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革,其必然性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结构等多维度分析:1. 商朝内部统治的腐朽与矛盾 商朝

殷墟妇好墓的女性权力象征

夏商妇好墓

殷墟妇好墓作为商王武丁配偶的墓葬,其规模、葬具规格及随葬品的丰富程度,均为商代女性贵族墓葬之最,集中体现了商代晚期女性在政治、军事与宗教领域

纣囚文王演周易

夏商崇侯虎

“纣囚文王演周易”这一典故源自商周之际的历史传说与《周易》成书背景的结合。根据《史记·周本纪》等史料记载,商纣王因忌惮周文王(姬昌)的威望,将

发伐岷山献二女

夏商妺喜

"发伐岷山献二女"源于《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的古代传说事件,与夏朝君主夏后启讨伐岷山氏(又称"有缗氏")的军事行动有关。以下从历史背景、事件考据及

商朝的文字记录载体

夏商商朝

商朝的文字记录载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青铜器铭文、陶文、玉器刻辞以及简牍等。这些载体不仅反映了商代文字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也为研究商朝历史、宗教、

商朝青铜冶炼技术

夏商商朝

商朝青铜冶炼技术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的高峰阶段,其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世界冶金技术的领先地位。商朝青铜冶炼技术的核心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