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明朝 >> 详情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6-24 | 阅读:6792次
历史人物 ► 李时珍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1552—1578)编纂的医药学巨著,被誉为东方药物学百科全书。全书52卷,收录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插图1160幅,系统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药物学的成就,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本草纲目》的史实与扩展知识:

李时珍本草纲目

1. 编纂背景与动机

李时珍因科举失利转向医学,行医中发现历代本草著作存在分类混乱、谬误较多的问题,如将“兰花”误作药用兰草。他以宋代《证类本草》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考证,重新厘定药物分类与功效。

2. 科学分类体系

首创“从微至巨”“从贱至贵”的分类逻辑,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下设60类。例如草部按生长环境分山草、芳草、毒草等,体现生态学思想。

3. 实证研究方法

李时珍足迹遍及湖北、江西、安徽等地,亲自采集标本、验证药性。如考证“曼陀罗花”的作用时,通过自身实验证实其“笑采酿酒饮令人狂舞”的特性。

4. 文献学贡献

引用历代医籍及经史百家著作近900种,包括《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已散佚文献的佚文,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书中标注引文出处,开学术规范先河。

5. 世界影响

1606年传入日本,成为江户时代医药学经典;1735年法国传教士翻译部分内容传入欧洲,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引用其对金鱼选育的记载。

6. 局限性辨析

受时代局限,书中包含少量迷信内容,如“古镜主治邪疟”等。现代学者认为约92%的药物记载具有科学依据,其余需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7. 版本流传

现存最早刻本为1593年金陵胡承龙刊本(国家图书馆藏)。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收录时曾删改部分内容,现代校勘以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为权威。

8. 现代价值

1975—198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本草纲目校注》,纳入现代科研成果。2011年《本草纲目》与《黄帝内经》一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李时珍强调“医者贵在格物”,其治学方法体现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里程碑,更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注重观察与实践的精神至今仍有启示意义。

文章标签:本草纲目

上一篇:元朝时期的盐业专卖 | 下一篇:清代满汉分治政策

明孝宗朱佑樘的仁政之治

明朝明孝宗

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年号弘治(1487—1505年在位),以其勤政爱民、推行仁政而被称为"弘治中兴"的缔造者。其统治时期政治清明、

冯保权宦乱朝政

明朝冯保

冯保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权宦,活跃于隆庆、万历两朝,凭借司礼监太监的身份掌控内廷权力,与首辅张居正形成政治同盟,对朝政产生深远影响。其权势的扩

明朝军事装备发展

明朝明朝

明朝(1368-1644年)的军事装备发展反映了传统冷兵器与火器技术并重的特点,其军事技术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火器领域成就显著。以下是明朝军事

郑和的七下西洋

明朝郑和

郑和的七下西洋是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1405-1433年)规模空前的远洋航海活动,由宦官郑和率领庞大舰队执行,既是外交与贸易的壮举,也是中国古代航海技术

李时珍:明朝医学巨擘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医药学家之一,被誉为“药圣”。其代表作《本草纲目》是世界医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

明朝李时珍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的标题需结合历史文献考辨,实际应为《本草纲目》,由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以下从多角度展开说明:1. 著作名称与历史记载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