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西周 >> 详情

太姒贤德母仪周

朝代:西周 | 时间:2025-07-08 | 阅读:4139次
历史人物 ► 太姒

太姒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被后世尊为“周室三母”之一(另两位为太姜、太任)。其贤德事迹在《诗经》《列女传》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体现了西周早期对后妃德行的典范塑造。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

太姒贤德母仪周

一、家世与婚姻

太姒出自有莘氏(今陕西合阳一带),为姒姓贵族之女。《诗经·大雅·大明》记载“文王初载,天作之合”,描述文王迎娶太姒时“亲迎于渭,造舟为梁”的隆重仪式,显示其出身显赫且婚姻被赋予天命色彩。

二、辅佐文王的贤内助角色

1. 勤俭持家刘向《列女传》称其“仁而明道,文王嘉之”,在文王被囚羑里期间稳定后宫,管理内政。

2. 教化子嗣:生育十子(含武王、周公旦),《史记》赞其“教诲十子,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奠定周王室“兄友弟恭”的家风。

三、母仪天下的典范意义

1. “嗣徽音”的传承:《诗经·大雅·思齐》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起兴,强调太姒继承婆婆太任的德行,形成周室母教传统。

2. 政治象征: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常见对“文母”(文王配偶)的追颂,太姒形象被神化为王权合法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历史与考古佐证

1. 周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祭祀“姒”姓女性的记录,或与太姒有关。

2. 战国楚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提及文王“娶于莘”,印证文献记载的可信性。

太姒的形象经过儒家典籍的强化,成为后世“贤后”模板,但其历史原型反映的实为西周早期对女性“辅政不干政”的要求。其事迹既有真实内核,亦包含宗法社会对理想化母权的建构。

文章标签:

上一篇:孔甲好龙夏衰始 | 下一篇:庄子逍遥游世间

西周金文中的历史密码

西周镐京

西周金文作为中国现存最系统的青铜器铭文资料,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堪称解开西周历史密码的重要钥匙。这些铸刻在青铜礼器、乐器、兵器上的文字,不

太姒贤德母仪周

西周太姒

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被后世尊为“周室三母”之一(另两位为太姜、太任)。其贤德事迹在《诗经》《列女传》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体现了西

散氏盘铭土地契

西周公刘

散氏盘铭土地契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重要实例,也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与契约关系的珍贵史料。以下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专业分析:1. 历史背景与器物特征

西周灭亡的地理因素

西周镐京

西周灭亡的地理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议题,涉及自然环境与政治军事的互动。以下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影响:1. 关中平原的生态退化 西周都城镐京所在的关中平

太姒贤德母仪周

西周太姒

太姒是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被后世尊为“周室三母”之一(另两位为太姜、太任)。其贤德事迹在《诗经》《列女传》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体现了西

太姒文王贤后

西周太姒

太姒是周文王的贤后,也是西周历史上著名的贤德女性。她是莘国(今陕西合阳一带)国君之女,与周文王姬昌结为夫妻后,以其美德和智慧辅佐文王,为周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