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子兵法》十三篇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著作,相传由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孙武所著。以下是其十三篇的详细分析及背景延伸:1. 始计篇 核心是“五事七计”,强调战前谋划的重要性。“五事”指道、天、地、将、法;
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兵法 | 历史人物 ► 孙子兵法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的诗词艺术

五代时期的诗词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过渡性和地域性特征,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与主题。这一阶段(907—960年)因政治分裂、社会动荡,文人创作既延续晚唐余韵,又为宋词兴盛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其艺术特点及历史
时间 ► 2025-07-10 | 标签 ► 诗词 | 历史人物 ► 李煜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藩镇制度研究

五代时期的藩镇制度是中古中国政治军事史的关键节点,其本质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与变异,呈现出中央集权瓦解与地方势力反复博弈的复杂图景。以下从制度演变、地域特征、权力结构等方面展开分析:一、制度渊源与五代
时间 ► 2025-07-08 | 标签 ► 藩镇制度 | 历史人物 ► 藩镇

[五代十国] 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858-894),本名安敬思,沙陀族,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猛将,有"五代第一猛将"之称。作为晋王李克用养子,位列"十三太保"之首,其军事才能和单兵战斗力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李存孝 | 历史人物 ► 李存孝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转折阶段,上承唐代雍容华贵的宫廷画风,下启宋代文人画的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因政权分裂(中原五代与十国并存),绘画风格呈现地域性差异,形成了西蜀、南唐、中原三大艺术中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绘画艺 | 历史人物 ► 黄居寀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的战争艺术

五代时期的战争艺术是中国军事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其特点既延续了晚唐藩镇割据的军事传统,又为宋代军事制度奠定了基础。该时期(907—960年)战争频繁、政权更迭迅速,军事技术的演进与战术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周世宗

[秦朝] 秦朝的兵法与战争思想

秦朝的兵法与战争思想主要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军事理论精华,同时结合自身实践形成了一套务实、高效的战争体系,其核心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法家思想的军事实践 秦以法家“赏罚分明”“以刑去刑”思想为指导,将军队
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兵法 | 历史人物 ► 秦朝

[春秋战国] 孙武兵法传世

孙武及其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代表,其影响力跨越两千余年,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政治等领域。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1. 孙武的生平与《孙子兵法》的成书背景孙武(约公元前545
时间 ► 2025-07-04 | 标签 ► 孙武兵法 | 历史人物 ► 孙武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的货币流通

五代时期(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货币制度也随之呈现混乱与多样化特征。这一阶段的货币流通主要受政治分裂、经济凋敝和地方割据影响,形成了以铜钱为主、多种货币并存的复杂局面,具体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货币 | 历史人物 ► 周世宗

[春秋战国] 司马穰苴兵法传世

《司马穰苴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遗产,相传为春秋末期齐国名将司马穰苴所著,但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其内容可能经过战国时期兵家的整理与增补。该兵书虽原文已佚,但部分内容通过《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汉书
时间 ► 2025-06-29 | 标签 ► 兵法 | 历史人物 ► 司马穰苴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