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 五代藩镇势力的演变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势力的演变是唐末以来地方割据局面发展的延续和深化,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阶段和特征: 一、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907–923年)1. 朱温代唐与政权合法性争夺 朱温建立后梁(907年)后,名义上继承唐朝中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藩镇 | 历史人物 ► 藩镇

[五代十国] 五代茶税制度探析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但茶税制度在财政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茶税制度既继承了唐末的某些特点,又因政权割据和战争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体现了过渡性特征。
时间 ► 2025-07-23 | 标签 ► 茶税 | 历史人物 ► 柴荣

[五代十国] 赵匡胤势起五代

赵匡胤的崛起与五代十国的军政格局密不可分。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武人专政时代,中央权威崩溃、藩镇割据激烈。赵匡胤出身将门,其父赵弘殷为后周禁军将领,这一背景为其积累了重要的军事人脉。后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赵匡胤 | 历史人物 ► 赵匡胤

[五代十国] 冯道历仕五代的宰相生涯

冯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生活于五代十国时期(约882—954年),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并在辽太宗时期短暂任职,因其跨越多个政权且位居宰相之职,被后世称为“历仕五朝八姓十一君”的政治传奇。他
时间 ► 2025-07-22 | 标签 ► 宰相 | 历史人物 ► 冯道

[五代十国] 五代诗词中的战争描写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时代,战争频繁、政权更迭,这一时期的诗词中对战争的描写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渗透了文人的家国情怀与生命感悟。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五代诗词中的战争书写特点及其历史背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战争描写 | 历史人物 ► 李珣

[南北朝] 魏收秽史风波

北魏史学家魏收所撰《魏书》因存在曲笔讳饰、褒贬失当等问题,在历史上被称为"秽史",这一争论持续千余年,涉及史学观念、政治背景及学术评价等多重维度。以下从史实角度展开分析:1. 历史争议的源头《魏书》编撰于北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魏收 | 历史人物 ► 邢邵

[汉朝] 汉宣帝中兴史

汉宣帝中兴是指西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公元前74年—前49年)实现的政治稳定、经济复苏和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作为汉武帝曾孙,刘询幼年经历巫蛊之祸的动荡,生长民间,深谙民生疾苦,即位后推行一系列务实政策,扭转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王褒

[五代十国] 五代奴婢制度的变迁

五代时期的奴婢制度在唐宋变革与社会动荡中呈现复杂演变,其变迁主要体现在法律地位、来源途径、职能分化及解放途径四个方面,需结合时代背景系统分析。1. 法律地位的二元性强化 五代延续唐律"良贱有别"原则,但战乱
时间 ► 2025-07-20 | 标签 ► 奴婢制度 | 历史人物 ► 后唐

[五代十国] 科举制度在五代的演变

科举制度在五代时期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延续性与变异性。这一时期(907-960年)虽战乱频仍,但各政权为笼络士人、维持统治合法性,仍不同程度地沿用并调整了唐代科举的基本框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延续与
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科举制度 | 历史人物 ► 顾闳中

[五代十国] 契丹与五代的外交博弈

契丹与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政权之间的外交博弈,展现了游牧帝国与农耕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复杂互动。这一时期的博弈核心在于双方对幽云地区的争夺、宗藩关系的建构以及地缘利益的制衡,其过程充满权谋、妥协与
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外交博 | 历史人物 ► 刘知远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