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 《东晋佛道之争始末》

东晋时期(317—420年)的佛道之争是中国思想史上宗教冲突与交融的典型案例,反映了佛教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碰撞。这一时期围绕教义、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争论,为后世三教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以下是其始末及关键点分
时间 ► 2025-06-11 | 标签 ► 佛道之争 | 历史人物 ► 王谧

[三国] 蜀汉政治经济探究

蜀汉(221-263年)是三国时期刘备在蜀地建立的政权,其政治经济体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阶段性。以下分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政治制度1. 政权合法性建构刘备以"汉室宗亲"身份延续汉祚,建国后沿用"汉"国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政治经济 | 历史人物 ► 蜀汉

[三国] 蜀汉重臣诸葛瞻之死忠救国

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官至卫将军、录尚书事。他在蜀汉灭亡前夕的绵竹之战中以身殉国,其生平与结局体现了鲜明的忠烈精神,但历史评价也存在争议。以下是关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蜀汉

[三国] 刘备的蜀汉建国之路

刘备的蜀汉建国之路是一条充满坎坷与战略抉择的奋斗历程,其核心脉络可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1. 早期积累与失败教训 刘备出身汉室旁支(中山靖王之后),早年以织席贩履为生,却凭借人格魅力与乱世机遇崛起。黄巾
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蜀汉

[三国] 刘备建立蜀汉的艰辛

刘备建立蜀汉的历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其奋斗过程深刻体现了乱世中崛起的艰难性。作为汉室远支宗亲,刘备虽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早年家道中落,仅以织席贩履为生。黄巾起义时,他凭借关羽、张飞等核心班底起兵,却
时间 ► 2025-06-0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蜀汉

[三国] 蜀汉后主刘禅:命运多舛的君王之路

蜀汉后主刘禅(207-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刘备之子。他的统治生涯充满争议,常被贴上“昏庸无能”的标签,但通过史实分析,其形象远比传统认知复杂。 一、幼年经历与政治背景 刘禅
时间 ► 2025-06-05 | 标签 ► 刘禅 | 历史人物 ► 刘禅

[三国] 姜维继志与蜀汉衰亡

姜维作为诸葛亮指定的军事接班人,其"继志北伐"与蜀汉衰亡的关系是三国后期历史的关键议题。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一、姜维北伐的战略继承与调整1. 军事路线转变:相较于诸葛亮"稳
时间 ► 2025-06-0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蜀汉

[明朝] 明末西洋历法之争

明末西洋历法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涉及科学、宗教与政治的多重博弈。以下从背景、核心冲突、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历史背景1. 中国传统历法困境 明代沿用《大统历》,但误差累积明显,日食、月食
时间 ► 2025-05-2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徐光启

[汉朝] 东汉外戚宦官之争

东汉外戚与宦官之争是东汉中后期政治斗争的核心问题,深刻影响了王朝的衰亡。这一斗争源于皇权、外戚与宦官三方势力的博弈,具体表现如下:1. 外戚专权的背景 东汉自和帝开始,幼主即位频繁,太后临朝听政,导致外
时间 ► 2025-05-28 | 标签 ► 宦官之争 | 历史人物 ► 何进

[三国] 孟获:南蛮首领,与蜀汉的七擒七纵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的少数民族首领,以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七擒七纵”故事闻名。这一事件主要记载于《三国志》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及《华阳国志》等史料,但《三国志》正文未
时间 ► 2025-05-27 | 标签 ► 孟获 | 历史人物 ► 孟获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