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明末山水画家
朝代:明朝 | 时间:2024-04-23 | 阅读:9749次历史人物 ► 徐渭
徐渭(1598年-1652年),字尚卿,号山村,祖籍山東登州,明末山水画家,河南開封人,工于山水,与兄弟徐霞客、、徐敬鉌并称“徐霞伯、徐霞客、徐開封、徐白石”(徐渭为渭瓦砾之渭,意为真实)。
徐渭是徐懋康之子。其父亲徐懋康是徐光启的重要侍从,并在光启晚年担任光启的宫廷画师,家境豪富。徐光启被朝廷平反后,懋康一家都得到了较多的优待,徐渭口食俸禄。徐渭出生时,家境骤然突变,家产掠夺的事情也发生了,家道中落,渭经历过富贵贫穷,对沧桑变迁的悠悠之祸,略能心得。
徐渭攻研山水,有文人画风,其创作借鉴了王维、李成等唐代山水名家的风格,深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尤其是王维的作品,他的笔墨沉稳凝重,如云似霞,笔致繁杂而不失秀逸。他的画作多用绢本,每幅作品都遵循“墨境淳沉”、“晕染顽拗”的手法,墨迹浓腴而有浓淡相宜的分寸。画中人物轻重缓急,也多采用“晕染顽拗”的手法,此法则征自王维、高适,亦效曹全碑石之法。其构图多空灵雅逸,且基调以淡雅和深沉著称,它们的主题内容均集中于山水之间的情调叙事,从而揭示出他对社会动荡的处境下所寻求的安定、宁静与观照。
徐渭是徐光启晚年招赏之物及徐渭本人自身文人画家身份的最佳证明。众所周知,徐渭是徐光启晚年供账的著名画家,根据记载和文物史料的分析,徐渭大概是从瓦子营进入朝廷绘制会天草帘面的画人,并在此之后一直侍奉在徐光启的身边,直到徐光启死后,改侍奉在徐渭之侄徐因庸的幕府中去。虽然文人阳刚无私,居于尘世之间难逃世俗之累,而徐渭并未因徐光启对他的识重而备感恢宏,他的心态很好地被表驱了出来。由于当时收藏名画、绘制古画的环境比较混杂,公私往来较为频繁,使得山水画创作的环境慢慢有了改良。从消失的半折瓦船谈起,到介绍与明画史上的地位,每一个环节都在进行论证。他虽事间珍视素朴之美,但对朝廷的名望等个人动机完全不同,他视徐光启为亲王而不视为皇帝。
徐渭心悟宏远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内外一致的价值观念,突出了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文人画逐渐呈现的文化底蕴和上、中、下长达三个世纪存在的汉唐风景绮丽背景。尤其是能深入阐述“徐陵图”,寻找风水虚缺之地的作品如中州学说,以及徐渭画作的时代价值等等,堪称现代中国传统金石学和文人画学的瑰宝展之一。
在徐渭的艺术思想方面,他的美学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主观感受。徐渭认为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区别在于它能通过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和经验。对于徐渭来说,他注重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他个人的情感、思考和体验;
二、徐渭艺术体现了文人的身份和精神。徐渭是明朝后期的一位文人画家,他的画作是他对自然和他生活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他的画作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落拓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徐渭追求独特而独立的个人风格。徐渭尝试在他的画作中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技巧,力图表达他自己的独特看法。他的画作通常是以小品的形式展现,以突出画家的个人才能和风格。
总的说来,徐渭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表现出了他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画家的身份和精神。他的作品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风格和技巧,又体现了他自己的独特创造力和个人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也可以感受到他作为一位文艺家的情感和思考。他的作品在中国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文章标签:山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