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明朝 >> 详情

张煌言抗清事迹

朝代:明朝 | 时间:2025-07-07 | 阅读:9009次
历史人物 ►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末清初抗清名将、诗人,与郑成功李定国并称“抗清三杰”。其抗清事迹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张煌言抗清事迹

一、早期抗清活动

1. 南京保卫战(1645年)

清军南渡后,张煌言投入钱肃乐领导的浙东义军,参与宁波起兵。后随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任翰林院编修,参与策划反清战略。清军攻陷南京后,张煌言辗转浙闽沿海,联络残明势力。

2. 舟山抗清基地(1649—1651年)

张煌言协助张名振以舟山为据点,多次率水师袭扰清军。1651年舟山失陷后,他护送鲁王逃亡福建,联合郑成功继续抗清。

二、与郑成功联合作战

1. 长江北伐(1654—1659年)

1654年,张煌言与张名振三入长江,攻克镇江,威逼南京。1659年,他作为郑成功北伐的西路指挥官,率军连克瓜洲、芜湖,收复4府3州22县,江南震动。因郑成功主力在南京战败,张煌言孤军深入,遭清军围剿,仅率数骑突围。

2. 战略分歧与坚持

郑成功退守台湾后,张煌言反对放弃大陆,主张以舟山、厦门为跳板反攻。他多次致书郑成功,强调“中原父老望王师”,但未能改变其战略。

三、孤军奋战与就义

1. 浙东游击(1660—1664年)

郑成功东渡后,张煌言率残部在浙江沿海坚持游击,曾隐居象山南田岛(今花岙岛),暗中组织反清活动。清廷以“海盗”名义通缉,悬赏捉拿。

2. 被捕与殉国

1664年因叛徒出卖,张煌言在杭州被捕。清浙江总督赵廷臣劝降,他严词拒绝,留下《绝命诗》:“生平倔强不肯屈,留此一死报先朝。”同年九月七日在杭州弼教坊就义,临刑前遥望凤凰山叹:“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四、历史评价与影响

1. 文学成就

张煌言诗文慷慨沉郁,著有《奇零草》《冰槎集》,内容多记录抗清经历与故国之思,被誉为“明末诗史”。其《忆西湖》中“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传诵至今。

2. 精神象征

清代虽禁毁其著作,但民间秘密流传。清末革命党人章炳麟等推崇其为民族气节典范。民国时期宁波建有“张苍水祠”,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3. 战略反思

张煌言坚持大陆抗清的战略与郑成功的海洋路线形成对比。后世史家认为,若郑成功采纳其建议,或能延长南明抵抗时间。其军事失败也反映南明内部协调不足的致命弱点。

张煌言抗清历时19年,始终未受清朝官职诱惑。其事迹在浙东民间广传,如鄞县传说他“就义时天降大雪,天地同悲”。全祖望《鲒埼亭集》称其“虽势竭力穷,终无降志,可谓忠贞贯日月矣”。

文章标签:张煌言

上一篇:大都城营建工程 | 下一篇:王夫之思想遗产

海瑞罢官风波考

明朝海瑞

海瑞罢官风波考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以刚正不阿、廉洁自律著称。他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因直言进谏、打击豪强而闻名,但也因此屡遭贬黜。海

海瑞罢官上疏骂嘉靖

明朝海瑞

海瑞罢官上疏骂嘉靖是明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集中体现了海瑞刚正不阿的性格与嘉靖晚期朝政的腐朽。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嘉靖

张煌言抗清事迹

明朝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末清初抗清名将、诗人,与郑成功、李定国并称“抗清三杰”。其抗清事迹主要体现于以下方

明代女医谈允贤传

明朝谈允贤

明代女医谈允贤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有详细记载的女性医家之一,其生平与医学成就反映了明代中期的医学发展与社会文化特点。以下从她的生平、著作、医学贡

张煌言抗清事迹

明朝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末清初抗清名将、诗人,与郑成功、李定国并称“抗清三杰”。其抗清事迹主要体现于以下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