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刘守光:割据燕地之霸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09 | 阅读:5487次
历史人物 ► 李存勖

刘守光是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幽燕地区的军阀,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其统治以残暴骄奢著称,最终因狂妄称帝导致败亡。以下是关于刘守光的主要史实及背景分析:

刘守光:割据燕地之霸

1. 家世与权力篡夺

刘氏家族兴起于唐末藩镇混战时期。其父刘仁恭原为卢龙军将领,后依附晋王李克用夺取幽州(今北京及周边),于895年成为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早年因与父亲妾室私通被逐,后趁刘仁恭被后梁将领李思安围攻之机(907年),囚禁父亲自立为节度使,其兄刘守文起兵讨伐反被其所杀。

2. 割据燕地的统治特征

军事扩张:控制幽、蓟、瀛、莫等十二州,一度击败契丹、义武军,势力达河北北部。

残暴统治:史载其用铁刷刮杀囚犯、熔铜灌喉等酷刑,《旧五代史》称其"性酷暴,事多不法"。

经济掠夺:为筹军费铸"永安钱"大钱,导致物价崩坏,民不聊生。

3. 狂妄称帝与败亡

911年,在仅有幽燕一隅之地的情况下,刘守光悍然称"大燕皇帝",建元"应天",引发周边势力联合讨伐。913年,晋王李存勖(后唐庄宗)派周德威攻破幽州,刘守光出逃后被擒,被押送太原处决,其父刘仁恭亦一同。

4. 历史评价与影响

其失败凸显了五代初期军阀盲目称帝的政治风险。燕地在其灭亡后被并入后唐,但契丹趁机渗透,为辽国日后夺取幽云十六州埋下伏笔。《资治通鉴》评其"恃桀黠之才,不知天命",王安石更以"幽燕之祸,自守光始"强调其割据对北方局势的破坏。现代学者指出,刘氏父子的统治客观上加速了河北地区经济的衰退。

文章标签:刘守光

上一篇:杜甫漂泊忧国抒怀 | 下一篇:宋宁宗嘉定和议签

葛从周朱温麾下骁

五代十国朱温

葛从周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将领,早年加入黄巢起义军,后归顺朱温(后梁太祖),成为其麾下核心将领之一。以下是对其生平和军事贡献的详细考述: 一、早

刘守光:割据燕地之霸

五代十国李存勖

刘守光是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幽燕地区的军阀,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其统治以残暴骄奢著称,最终因狂妄称帝导致败亡。以下是关于刘守光的主要史实及背

王审知治闽有方

五代十国朱温

王审知(862—92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实际奠基者,其治理闽地(今福建)的政绩在乱世中尤为突出。作为王潮之弟,他继承兄位后采取务实政策,使闽地

郭威立后周

五代十国郭威

郭威(904年-954年),字文仲,五代时期后周的开国皇帝,庙号太祖。他出身寒微,早年投军于后唐,因战功逐步晋升,成为后汉的重要将领。950年,后汉隐帝

刘守光:割据燕地之霸

五代十国李存勖

刘守光是唐末五代时期割据幽燕地区的军阀,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其统治以残暴骄奢著称,最终因狂妄称帝导致败亡。以下是关于刘守光的主要史实及背

李茂贞据凤翔

五代十国李存勖

李茂贞据凤翔是唐末五代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藩镇割据背景下地方军阀的崛起与权力博弈。背景与早期势力扩张 李茂贞(856—924),本名宋文通,因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