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国 >> 详情

钟会谋反乱蜀地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24 | 阅读:1433次
历史人物 ► 司马昭

钟会谋反乱蜀地是三国时期魏灭蜀汉后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变故。这一事件涉及复杂的政治博弈、军事权谋与个人野心,对三国后期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钟会谋反乱蜀地

一、历史背景

1. 灭蜀之役: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钟会率主力攻汉中,邓艾偷渡阴平成都,迫使刘禅投降。

2. 权力平衡:灭蜀后,钟会任镇西将军都督关中,邓艾拜太尉,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司马昭对二人均存戒心,派卫瓘监军。

二、谋反经过

1. 构陷邓艾:钟会联合卫瓘诬告邓艾谋反,致其被囚送洛阳。此举消除最大威胁,钟会独掌蜀地十余万大军。

2. 策动叛乱:264年正月,钟会借郭太后遗诏之名,召集将领宣布讨伐司马昭。其计划包括:

- 利用姜维统领的蜀汉降军为先锋

- 派兵阻断子午谷等要道阻止魏军入蜀

3. 迅速失败:因魏军将领胡烈等人煽动兵变,钟会与姜维在乱军中,叛乱仅持续数日。

三、深层原因

1. 个人野心:钟会出身颍川士族(钟繇之子),自视甚高,曾言"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

2. 司马氏猜疑:司马昭早在出兵前就对钟会有所防范,曾对邵悌表示"蜀破之后,恐会难克"。

3. 蜀地特殊性:地理封闭易守难攻,历来有割据传统,如公孙述刘备皆据此立国。

四、历史影响

1. 加速魏晋嬗代:司马昭借此事件铲除异己,265年其子司马炎即篡魏建晋。

2. 蜀地治理调整:晋改设益州刺史,废除原蜀汉行政体系,推行"徙豪强"政策削弱地方势力。

3. 姜维悲剧:作为蜀汉最后的名将,其"一计害三贤"的冒险策略与钟会同归于尽。

4. 史书记载争议:《三国志》与《汉晋春秋》对钟会是否真欲复辟蜀汉存在不同记载。

该事件暴露了魏晋之际功臣集团的生存困境——即便如钟会这般位列三公的重臣,在权力过渡期也难免成为政治牺牲品。唐代史家杜佑在《通典》中评价:"钟会之才足以遂其奸,而智不足以庇其身",深刻揭示了乱世中才能与野心的悖论。

文章标签:

上一篇:汉元帝遣昭君出塞 | 下一篇:桓玄篡晋始末

典韦浴血护曹操

三国曹操

典韦浴血护曹操的事迹主要记载于《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展现了他作为曹操贴身护卫的忠诚与勇武。现依据史料梳理关键细节并延伸相关背景: 一、濮阳之

貂蝉离间连环计

三国貂蝉

貂蝉离间连环计的历史考察与策略分析貂蝉的离间连环计是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中"反间计"的经典案例,主要记载于《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

典韦死守宛城

三国典韦

典韦死守宛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忠勇事迹,发生在公元197年曹操征讨张绣的战役中。典韦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在宛城之战中以寡敌众,最终壮烈牺牲,其事迹

庞统落凤坡遇难

三国庞统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谋士,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建安十九年(214年),庞统在随刘备入蜀作战时,于雒城(

钟会谋反乱蜀地

三国司马昭

钟会谋反乱蜀地是三国时期魏灭蜀汉后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变故。这一事件涉及复杂的政治博弈、军事权谋与个人野心,对三国后期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家族的核心人物司马昭传奇

晋朝司马昭

司马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核心人物之一的司马昭更是堪称传奇。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探寻司马昭的传奇人生。一、司马昭的早年成长与天赋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