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困死台城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7-24 | 阅读:7885次历史人物 ► 萧衍
萧衍困死台城一事发生于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侯景之乱中的标志性事件。萧衍即梁武帝,是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晚年因政治失误与军事判断错误,导致叛将侯景攻破建康(今南京),最终被困台城(宫城)饿死。以下是具体分析:
背景与起因
1. 侯景之乱爆发
侯景原是东魏将领,因与权臣高澄矛盾投降梁朝。梁武帝不顾朝臣反对接纳侯景,并封其为河南王,企图借其势力北伐,但未给予实际支持。侯景因不满梁朝与东魏议和,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2. 梁武帝的决策失误
萧衍晚年崇佛怠政,迷信"菩萨皇帝"身份可免灾祸,对侯景叛乱的威胁轻视。他误判形势,未及时调集重兵防御,反而依赖宗室诸王救援,导致建康守备空虚。
台城之围的经过
1. 建康陷落
侯景叛军于549年攻至建康,迅速包围台城。台城是宫城所在,梁武帝与太子萧纲等被困。城外援军虽多(如萧纶、萧绎等),但诸王各怀异心,逡巡观望,贻误战机。
2. 长期围困
台城被围130余天,守将羊侃病死后防御崩溃。城内粮绝,军民饿死十之八九,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侯景切断了秦淮河水源,并焚烧城郊粮仓,彻底断绝外援。
3. 萧衍之死
549年五月,台城陷落。侯景虽表面仍尊萧衍为帝,实则将其软禁,减少饮食供应。86岁的萧衍忧愤成疾,最终饿死,临终前索蜜水不得,留下"荷荷"之叹。
影响与后续
1. 南朝梁的崩溃
萧衍死后,侯景立萧纲为简文帝,实际掌控朝政。551年侯景篡位称帝,引发更大动荡。萧衍第七子萧绎在江陵称帝(梁元帝),但梁朝已四分五裂,为陈朝取代埋下伏笔。
2. 政治与文化转折
台城之难标志南朝士族门阀的衰落。建康遭劫后,江南经济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加速了南北朝后期政治格局的重组。
3. 历史评价
萧衍早年励精图治,开创"天监之治",但晚年昏聩酿成悲剧。唐代魏徵评其"罔恤民隐,委事群小",司马光更直言"梁武非乏功,乃昧于知人"。
延伸知识
台城位置:位于今南京玄武湖南岸,六朝宫城遗址现仍有部分留存。
侯景结局:553年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逃跑途中被部下所杀,尸体遭建康民众分食。
文学记载:庾信《哀江南赋》详细描述了台城陷落的惨状,成为南北朝骈文名篇。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