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 >> 详情

徐陵编玉台新咏

朝代:南北朝 | 时间:2025-06-12 | 阅读:4512次
历史人物 ► 庾信

《玉台新咏》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徐陵(507—583)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梁简文帝萧纲在位时期(550—551年前后),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的重要诗歌选集。以下是关于该书及徐陵的史实性分析:

徐陵编玉台新咏

1. 编撰背景与动机

该书奉梁简文帝(时为太子)之命编撰,旨在为宫廷女性提供文学读物,故以“玉台”(代指宫廷)命名。其选诗标准与萧纲倡导的“宫体诗”密切相关,内容多描写闺情、女,风格绮丽婉约,反映了南朝贵族文学的审美倾向。

2. 内容与结构

《玉台新咏》共十卷,收录汉至梁代诗歌870余首(现存版本存诗约656首),按体裁与时代编排:前八卷为五言诗,卷九为七言及杂言诗,卷十为五言四句短诗(开唐代绝句先河)。选录作品涵盖《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乐府名篇,以及陆机鲍照、萧纲等人的创作。

3. 文学史意义

- 保存了众多南北朝诗歌文献,部分作品仅见于此书,如《孔雀东南飞》最早版本即是赖此书得以流传。

- 体现了宫体诗“缘情而绮靡”的特点,推动了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尤其对律诗、绝句的定型有启发作用。

- 与《文选》形成呼应:《文选》重教化与典雅,而《玉台新咏》偏重私人情感表达,二者共同构成南朝文学的双璧。

4. 徐陵的文学地位

徐陵是“徐庾体”代表作家(与庾信齐名),其骈文成就高于诗歌。除《玉台新咏》外,他还参与编纂《华林遍略》,晚年所撰《与杨遵彦书》为骈文名篇。其编选态度严谨,书中对作者真伪、时代归属的考订对后世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5. 版本流传与争议

现存最早为明刻本,敦煌残卷可窥唐抄本面貌。清代纪昀批评其“多淫艳之词”,但现代学者肯定其文学史料价值。关于部分诗作的归属(如《枚乘杂诗》是否伪托)仍存学术争议。该书传入日本后,对平安时代和歌集《万叶集》的编纂产生过间接影响。

徐陵通过《玉台新咏》系统总结了南朝前期的诗歌创作,其选本既反映了时代风尚,也为后世理解中国诗歌从古体向近体演变提供了关键文本依据。

文章标签:

上一篇:谢安东山再起时 | 下一篇:陆法言编切韵

江淹梦笔才尽逝

南北朝鲍照

“江淹梦笔才尽逝”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传说,主要见于《南史·江淹传》。这一典故蕴含了古代文人对天赋与灵感消逝的哲思,需结合历史记载与文学隐喻来

杨衒之记洛阳伽蓝

南北朝郦道元

《杨衒之记洛阳伽蓝》源自北魏时期杨衒之(或作杨衒)所著的《洛阳伽蓝记》,这部著作成书于北魏分裂后的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是研究北魏洛阳佛教寺

南朝梁侯景称帝

南北朝侯景

南朝梁侯景称帝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551年。侯景原为东魏将领,后叛逃至南朝梁,因梁武帝萧衍收留而获得庇护。然而,侯景野心膨

王导匡扶晋室兴

南北朝王导

王导作为东晋政权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其匡扶晋室的功绩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核心方面:1. 政治层面的斡旋与政权建设 王导在"永嘉之乱"后协助司马睿南渡建康(

庾信出使被扣西魏

南北朝庾信

庾信出使西魏被扣事件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外交纠纷,涉及南朝梁与西魏的政治博弈和文化冲突。这一事件反映了南北朝后期复杂的外交生态及士人的命运

庾信宫商之交与悲情一生

南北朝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朝梁陈之际著名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南北朝文学由绮丽转向深沉的关键人物。其生平与创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