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元代名将阿术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02 | 阅读:8210次
历史人物 ► 阿术

元代名将阿术(1227—1281年),蒙古兀良合部人,是蒙元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他是速不台之孙、兀良合台之子,家族世代为蒙古帝国效力,军事才能卓越,在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以下是关于阿术的主要史实和贡献:

元代名将阿术

1. 早年从军与家族背景

阿术出身蒙古军事世家,其祖父速不台是成吉思汗麾下“四獒”之一,父亲兀良合台也是蒙哥汗时期的著名将领。阿术自幼随父征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擅长骑兵战术和攻城略地。

2. 伐宋战争中的突出表现

- 鄂州之战(1259年):阿术随父亲兀良合台参与蒙哥汗的伐宋战争,在鄂州(今湖北武汉)战役中表现英勇,协助蒙军突破长江防线,展现了出色的水陆协同作战能力。

- 襄阳之战(1267—1273年):阿术作为主帅伯颜的副将,参与了对南宋战略要地襄阳的长期围攻。他提出切断宋军粮道、建造战船封锁汉水的策略,最终促使襄阳守将吕文焕投降,此战成为灭亡南宋的关键转折点。

- 渡江灭宋(1274—1276年):阿术率军与伯颜合力攻取鄂州、安庆等地,突破长江天堑,直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他指挥的骑兵迅速机动,配合夹击宋军,为元军最终占领江南奠定基础。

3. 政治与军事才能的结合

阿术不仅善于战场指挥,还注重安抚占领区。在攻取南宋城池后,他多次禁止士兵劫掠,稳定民心,并推荐投降的南宋将领如范文虎等人为元朝效力,体现了政治远见。

4. 对元朝统一的作用

阿术的军事行动直接加速了南宋的灭亡。1276年临安陷落后,他继续追击南宋残余势力,平定江南各地的抵抗,巩固了元朝对南方的统治。其战绩被载入《元史·阿术传》,誉为“平定江南,功居多”。

5. 晚年与评价

阿术因战功被封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后调任中书左丞相,参与朝政。1281年病逝,追封河南王,谥号“武定”。他是元初少有的能兼顾军事与政治的将领,其战略眼光和战术灵活度深受忽必烈信任。

6. 补充知识

- 阿术在征战中重视火炮和工程技术的运用,襄阳之战中元军使用回回炮(配重投石机)攻破城防,反映了元代军事技术的进步。

- 他与伯颜的合作被视为蒙元将领协同作战的典范,两人一主攻一策应,默契配合。

阿术的生涯贯穿了蒙古帝国向元朝的转型期,其军事实践对元朝的统治结构、南北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成功既得益于家族传承的军事传统,也离不开忽必烈时代的战略资源整合。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吕蒙正寒门宰相传 | 下一篇: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科技贡献

理财大臣卢世荣

元朝忽必烈

卢世荣是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理财官员,其理财措施和改革在元初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政策和争议反映了元代财政管理的复杂性和时代特征。 一、

元朝市舶司兴衰

元朝元朝

元朝市舶司的兴衰与海上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初期勃兴(1277-1294年)忽必烈灭南宋后,为恢复海外贸易,于1277年在泉州、庆

元代名将阿术

元朝阿术

元代名将阿术(1227—1281年),蒙古兀良合部人,是蒙元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他是速不台之孙、兀良合台之子,家族世代为蒙古帝国效力,军事才能卓越,在元

畏兀儿人廉惠山海牙

元朝忽必烈

廉惠山海牙是元代著名的畏兀儿(维吾尔)政治家、军事将领,全名廉希宪(1226—1280),字惠山,号海牙。"海牙"是其畏兀儿名Qaya的音译,元代文献常以此称之

元代名将阿术

元朝阿术

元代名将阿术(1227—1281年),蒙古兀良合部人,是蒙元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他是速不台之孙、兀良合台之子,家族世代为蒙古帝国效力,军事才能卓越,在元

元代名将阿术生平事迹及贡献

元朝阿术

元代名将阿术(又称阿术鲁)生平事迹及其贡献丰富多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关于阿术生平事迹及贡献的详细介绍。一、生平事迹阿术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