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汉朝 >> 详情

梁鸿孟光举案眉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6-06 | 阅读:8520次
历史人物 ► 孟光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夫妻恩爱典故,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和相关知识扩展:

梁鸿孟光举案眉

一、典故核心内容

1. 人物背景

- 梁鸿:东汉隐士,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太学生出身,博学多才却拒绝出仕。

- 孟光:字德曜,扶风人,相貌普通但德行高尚,30岁未嫁,直言"欲得贤如梁伯鸾者"。

2. "举案齐眉"场景

- 婚后二人隐居霸陵山中,后迁居吴地(今江苏无锡),梁鸿为人舂米为生。

- 每日孟光为梁鸿准备饭食时,将食案(托盘)高举至与眉毛平齐,以示敬重。梁鸿接案后,孟光才坐下共食。

二、史学考证细节

1. 汉代饮食习俗

- "案"指汉代流行的长方形矮足食案(长约1米,宽约30厘米),考古发现漆木案实物多出土于汉代墓葬。

- 汉代夫妻不同席是常态,孟光的举动既体现礼制又超越常规,反映特殊情感。

2. 思想史意义

- 与《仪礼·士婚礼》"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的礼制呼应,但更具主动性。

- 体现了汉代"贤妇"标准:贞顺(《女诫》)、辅佐(《列女传》)、敬夫(本篇)。

三、文化影响延伸

1. 后世演变

- 《幼学琼林》列为典范:"梁鸿配孟光…有举案齐眉之敬"

- 无锡现存"鸿山"(原名皇山),因梁鸿改称,《吴地记》载其遗迹。

- 元代杂剧《举案齐眉》将故事戏剧化改编。

2. 现代诠释争议

- 女权视角:有学者认为体现性别不平等(如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批评)

- 另说认为反映先秦"夫妇有义"思想(《礼记·昏义》),孟光主动行为实为平等表现

四、相关考古发现

1. 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彩绘漆案(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典籍记载形制相符,佐证当时进食方式。

2. 江苏邳州东汉画像石有"捧案献食"图像,可与文献互证。

这一典故承载着汉代理、饮食文化、隐逸思想等多重内涵,其物质背景与精神内核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婚姻观的经典范式。

文章标签:

上一篇:隶书推广与文化统一 | 下一篇:蜀汉后主降魏

李广难封将军志

汉朝李广

“李广难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典故,源自西汉名将李广的悲剧性人生经历。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却始终未能封侯,最终以自刎结束生命,这一现象

张衡造地动仪

汉朝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东汉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以发明候风地动仪闻名于世。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研制于阳嘉元年(132年),是世界

汉朝才女蔡文姬的故事

汉朝蔡文姬

蔡文姬(约177年-约249年),名琰,字文姬,又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女性文学家、音乐家和思想家。她的父亲蔡邕是当时著名

汉朝经济繁荣景象

汉朝汉朝

汉朝(前202—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之一,其经济成就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货币制度和对外贸易的全面发展上。以下从多个角度

梁鸿孟光举案眉

汉朝孟光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夫妻恩爱典故,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解析和相关知识扩展: 一、典故核心内容1. 人物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