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朝 >> 详情

孙思邈药王千金方

朝代:唐朝 | 时间:2025-06-06 | 阅读:7300次
历史人物 ► 孙思邈

孙思邈(541年-682年),隋唐时期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其代表作《千金方》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集大成的方书,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以下是关于孙思邈及其《千金方》的详细介绍:

孙思邈药王千金方

一、《千金方》的构成与内容

《千金方》分为《备急千金要方》(30卷)和《千金翼方》(30卷)两部,共载方剂6500余首,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临床各科,并涉及养生、针灸、药理等领域。

1. 《备急千金要方》(652年成书):

- 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为核心理念,强调医德与医术并重。

- 首创“脏腑分类法”,按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归纳疾病,影响后世中医理论。

- 记载了如“温脾汤”“独活寄生汤”等至今仍常用的经典方剂。

2. 《千金翼方》(682年成书):

- 补充前书内容,增加药物学(本草)和养生方法,收录了唐代传入的外来药物如诃子、郁金香等。

- 详细论述伤寒、时行热病等传染病的治疗,提出“避疫”理念。

二、孙思邈的医学贡献

1. 首创“三因学说”

提出疾病由“内因(七情)”“外因(六淫)”“不内外因(饮食劳倦等)”引起,为中医病因学奠基。

2. 倡导医德规范

在《大医精诚》中强调医生需“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是中国最早的医德专论,被奉为行业准则。

3. 药物学发展

系统整理药物炮制法(如蒸、炒、炙),并注重道地药材选用,如川产川芎、怀庆地黄。

4. 养生与预防医学

提出“上工治未病”,主张食疗、导引(气功)、房中等养生法,记载了“叩齿吞津”等具体方法。

三、历史背景与后世影响

1. 融合儒释道思想

孙思邈受道家炼丹术影响,但摒弃金石丹药的毒性,转向草木药研究;同时吸纳佛家慈悲观念,强调济世救民。

2. 唐代医学的集大成者

《千金方》整合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并加入民间验方,成为唐代医学教科书。

3. 国际传播

该书早期传入日本、朝鲜,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984年)大量引用其内容。

四、拓展知识

孙思邈的“阿是穴”:他在针灸中提出“以痛为腧”的取穴法,成为针灸学重要理论。

《千金方》中的急救法:如人工呼吸、导尿术,展现唐代外科技术的先进性。

民间传说:传说他活到141岁,虽无确证,但反映了后世对其长寿养生理论的推崇。

孙思邈的《千金方》不仅是中医临床的宝藏,更体现了“医者仁术”的精神内核,至今仍是研究传统医学的重要文献。

文章标签:千金方

上一篇:徐文远儒门领袖 | 下一篇:安重荣反晋败亡

孟浩然隐居鹿门

唐朝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终身未仕,长期隐居于襄阳鹿门山,其隐居经历与诗歌创作深刻体现了唐代隐逸文化的特点,并与当时社会政治环

武则天称帝建周朝

唐朝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建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性称帝事件,具有深刻的政治和社会意义。以下是按照史实对这一事件的详细分析: 1. 政治背景与权力积累 武则

李泌白衣宰相谋

唐朝李泌

"李泌白衣宰相谋"这一典故源自唐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李泌(722-789年),他以布衣(白衣)身份参与朝政,最终官至宰相,是唐代政治史上的传奇人物

韦后乱政引发政变

唐朝武则天

韦后乱政是唐中宗李显统治晚期的一场重大政治危机,直接导致了唐朝宫廷政变的发生。韦皇后在唐中宗复位后逐渐掌控朝政,与女儿安乐公主、权臣武三思等

孙思邈撰千金方

唐朝孙思邈

孙思邈撰《千金方》:唐代医学的集大成之作 孙思邈(541—682年)是唐代著名医学家、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其代表作《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

孙思邈药王济苍生

唐朝孙思邈

孙思邈(约541年—682年),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其医学思想和实践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和《千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