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清朝 >> 详情

慈禧太后独揽大权垂帘听政

朝代:清朝 | 时间:2024-06-25 | 阅读:1010次
历史人物 ► 慈禧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的历史

慈禧太后独揽大权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1835-1908年)是中国清朝最后几十年的实际统治者。她凭借自己的政治手腕和手段,成功地长期掌握了中国的大权,成为清王朝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

慈禧太后的早年生活

慈禧太后原名赛珍珠,出身于一个普通的满洲贵族家庭。1851年,年仅16岁的她入宫成为道光帝的第三个嫔妃。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她很快得到了道光帝的青睐,并生下了同治帝。同治帝即位后,慈禧太后成为了摄政太后,开始了她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61年,同治帝即位,年仅5岁。由于年幼无法独立统治,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的另一贵妃慈安太后共同担任摄政太后,开始了她们长达近50年的联合统治。

慈禧太后非常聪明,她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权力,逐步把持住朝政大权。她不仅做出了很多重大的政治决策,而且还亲自主持朝政,甚至隔帘听政,在朝廷上做出重大决定。

在她的统治下,许多改革措施都被挡在了门外,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同时,腐败和保守势力也在不断加剧,给国家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

慈禧太后的专制统治

慈禧太后在位期间,她的专制统治备受争议。她不仅滥用职权,而且还残酷镇压异己,甚至不惜发动义和团事件,导致中国遭受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同时,慈禧太后还极力维护满洲统治集团的利益,阻碍了改革和立宪的进程。她利用自己的权力,任用亲信,剥削百姓,腐败横行。这种种行为,使得她成为了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统治者之一。

清朝的最后岁月

慈禧太后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908年,她去世时已经73岁高龄。在她的统治下,清王朝走向了没落,积贫积弱,最终在1911年彻底崩溃。

慈禧太后的统治虽然维持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她的专制统治和对改革的阻碍,使得中国在面临列强侵略时,难以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这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蒙上了阴影,成为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总的来说,慈禧太后的统治经历了清王朝最后的春秋,她的专制统治和对改革的阻碍,都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她的统治虽然维持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也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和灾难。

文章标签:

上一篇:米芾集书画于一身 | 下一篇:夏商时期政治体制的变迁

王锡阐天文历法

清朝阮元

王锡阐(1628—1682),字寅旭,号晓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著名天文学家、历算学家,是中国传统天文学向近代天文学过渡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生值明清鼎革

编纂四库全书

清朝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丛书,由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令启动,历时十余年完成。其编纂背景、过程及影响涉及政治、文化、学术

预备立宪骗局

清朝申报

清朝末年的“预备立宪”是1906年至1911年间清廷推行的一系列宪政改革举措,但其最终被革命派和后世学界普遍视为一场“骗局”,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拖

溥仪继位末代皇帝

清朝溥仪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全名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1908年12月2日在其叔父光绪帝去世后继位,时年仅2岁零10个月,由父亲醇亲王载沣摄政。

戊戌变法与维新运动

清朝慈禧

戊戌变法与维新运动是中国晚清时期由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推动的两场重要改革运动,两者在时间、内容和影响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下从背景、内容、失败

慈禧挪用军费庆寿

清朝慈禧

慈禧太后挪用军费庆寿是晚清历史中备受争议的事件,主要涉及1894年甲午战争前后为筹办六十岁寿辰(1894年11月)而调用海军经费的行为。以下依据史实分点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