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专权朝野乱汉室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16 | 阅读:6478次历史人物 ► 董卓
董卓专权是东汉末年政治乱局的关键转折点,其引发的连锁反应直接加速了汉王朝的崩溃。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借何进召外兵入京诛宦之机,率西凉军进驻洛阳,通过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的手段攫取大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权臣专政时代。
董卓专政的暴政体现在多个方面:
1. 军事威慑:董卓部众多为羌胡混编的凉州兵团,军纪败坏。进京后纵兵劫掠洛阳富户,以"搜牢"为名行抄家之实。更焚烧洛阳周边百余里,制造恐怖氛围。
2. 政治清洗:废立皇帝后诛杀少帝生母何太后,逼死何苗,处决反对派大臣如丁原、伍孚等。改用私人如李儒、蔡邕等掌控朝廷机要,原有三公九卿体系名存实亡。
3. 经济掠夺:毁坏五铢钱体系,熔铸小钱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发掘东汉诸帝陵墓及百官冢墓取宝,开中国历史上官方盗墓的恶劣先例。
4. 社会破坏:初平元年(190年)迁都长安时,强制迁徙洛阳数百万人口,途中"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据《后汉书》记载,洛阳宫庙、官府、居家被焚毁殆尽,两百年帝京化作焦土。
这一时期的制度异变尤为显著:
自创"相国"职位(超越三公)
僭越使用"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等帝王礼仪
家族成员全面掌权(弟董旻任左将军,侄董璜任侍中)
关东诸侯的讨董联盟虽因内讧解散,但董卓最终在初平三年(192年)被王允、吕布设计诛杀。其部将李傕、郭汜的反扑造成长安二次浩劫,使东汉中央政府彻底丧失权威。董卓专政的两年多时间里,不仅摧毁了东汉最后政治秩序,更开创了魏晋南北朝军阀干政的先例,其破坏性影响延续数百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董卓之乱,汉室遂微",准确概括了这一历史节点的转折意义。
文章标签: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