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 班昭续写《汉书》
班昭续写《汉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体现了汉代女性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以下是围绕这一主题的详细展开:1. 班昭的家族背景与学术渊源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字惠班,出身于东汉著名的史学世家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汉书 | 历史人物 ► 班昭
[唐朝]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
白居易创作《长恨歌》是中唐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该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核心,兼具历史叙事与艺术想象,展现了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代表人物的叙事才华与批判意识。以下结合史实与文学背景展开分析:1. 创时间 ► 2025-07-19 | 标签 ► 长恨歌》 | 历史人物 ► 白居易
[隋朝] 征发百万建东都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是隋唐时期规模空前的国家工程。这一决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重考量,其具体实施过程和影响如下:一、营建背景与动因 1. 政治中心东移:关中地区历经长期开发,资源承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通济渠
[元朝] 上都大火焚宫室
"上都大火焚宫室"指的是元代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宫殿遭遇火灾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元朝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及建筑特点等多方面背景。 一、历史背景1. 上都的政治地位 元上都(开平府)是元朝的夏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至正
[五代十国] 王朴献《平边策》
王朴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的重要谋士,其《平边策》是一份针对当时割据局面的战略规划,旨在统一天下。该策略展现了王朴的远见卓识,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王朴提出“攻取之道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平边策》 | 历史人物 ► 柴荣
[夏商] 二里头遗址现王都
二里头遗址现王都:早期中国王朝文明的实证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大型都邑性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00年,对应夏商周三代中的夏代中晚期至商代早期。其宏大的规模、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遗址 | 历史人物 ► 殷墟
[清朝] 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成书于16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明夷"为《周易》卦名,象征光明受遮蔽而贤者隐退,"待访"则暗含等待后世明君采纳其主张的寓意。全书共21篇,系统批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待访录 | 历史人物 ► 黄宗羲
[宋朝] 欧阳修编修《新唐书》
欧阳修编修《新唐书》是北宋时期重要的史学工程,体现了官方修史与文人群体的学术互动。以下从背景、编纂过程、内容特点和史学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一、编修背景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因《旧唐书》存在"纪次无时间 ► 2025-07-18 | 标签 ► 新唐书》 | 历史人物 ► 欧阳修
[唐朝] 刘禹锡写《陋室铭》
刘禹锡创作《陋室铭》的背景与内容分析:1. 创作背景 刘禹锡是中唐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他晚年任和州刺史时(824年左右),因不愿迎合权贵,被当地官员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陋室铭》 | 历史人物 ► 刘禹锡
[南北朝] 贾思勰撰《齐民要术》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科学著作,成书于北魏时期(约公元533—544年),全面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学的奠基之作。以下是关于该书及其历史价值时间 ► 2025-07-17 | 标签 ► 齐民要术 | 历史人物 ► 贾思勰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
西周南宫括
夏商祖甲
清朝石达开
明朝建州
元朝郭守敬
宋朝王安石变法
五代十国李昪
唐朝裴度
南北朝王肃
三国司马昭
汉朝卫青
秦朝公子高
春秋战国孙武
西周周公
夏商仲虺
清朝年羹尧
明朝明朝
元朝元朝
宋朝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