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黄巢起义席卷中原

黄巢起义是唐末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对唐朝统治造成了致命打击。这场起义爆发于乾符二年(875年),持续近十年,席卷中原腹地及江南地区,直接加速了唐朝的覆灭进程。起义背景与导火索:1. 政治腐败:
时间 ► 2025-06-20 | 标签 ► 黄巢起义 | 历史人物 ► 黄巢

[元朝] 元朝退出中原北遁

元朝退出中原北遁是指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后,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率领残余势力北逃至漠北,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这一事件标志着元朝作为全国性政权的终结,也是北元政权建立的起点。 1. 明军北伐与元顺帝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元朝

[三国] 姜维:北伐中原志不移

姜维作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继承诸葛亮遗志,持续发动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其"北伐中原志不移"的精神深刻体现了蜀汉政权"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与个人忠贞。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策略、具体战役及后世评价等多维度展
时间 ► 2025-06-19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姜维

[汉朝] 黄巾军席卷中原

黄巾军起义是中国东汉末年(公元184年)爆发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农民起义,由张角等人领导。这次起义以宗教组织"太平道"为依托,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参与者头裹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起义席卷青、
时间 ► 2025-06-18 | 标签 ► 黄巾军 | 历史人物 ► 朱儁

[春秋战国] 荆轲:悲壮英雄刺秦记

荆轲刺秦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刺杀事件之一,记载于《史记·刺客列传》。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战国末期燕国对抗强秦的最后一搏,更塑造了一个以悲壮方式反抗暴政的经典英雄形象。 一、历史背景 公元前227年,秦
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荆轲

[三国] 诸葛亮北伐中原壮志未酬

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志、复兴汉室而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从建兴六年(228年)至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共发动五次北伐(《三国志》记载为五次,后世有学者细分至六次),但因多
时间 ► 2025-06-17 | 标签 ► 诸葛亮 | 历史人物 ► 诸葛亮

[汉朝] 卫青北伐匈奴记

卫青北伐匈奴是中国西汉时期对北方匈奴势力的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其背景、过程与影响深远,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梳理: 一、历史背景1. 匈奴的威胁 匈奴自秦末汉初崛起,控制蒙古高原及河西走廊,频繁南下劫掠。汉
时间 ► 2025-06-16 | 标签 ► 匈奴记 | 历史人物 ► 卫青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流亡记

晋文公重耳流亡是中国春秋时期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也是晋国从内乱走向霸业的关键转折。根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重耳的流亡历程长达19年(公元前656年—前637年),涉及多国政治博弈与个人成长,其细节与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流亡记 | 历史人物 ► 晋文公

[晋朝] 桓温北伐震中原

桓温北伐是东晋时期重要的军事行动,对南北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东晋权臣,桓温一生发动三次北伐(354年、356年、369年),核心目的是收复中原、积累个人威望以图禅代。 第一次北伐(354年):进逼长安 桓温率军四万
时间 ► 2025-06-14 | 标签 ► 北伐 | 历史人物 ► 桓温

[三国] 姜维九伐中原显英魂

姜维“九伐中原”是《三国演义》中对其北伐曹魏的概括,但历史上姜维实际北伐次数为11次(据《三国志》记载),小说为文学效果进行了简化。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体现了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匡扶汉室的执着信念,同时也反
时间 ► 2025-06-12 | 标签 ► 姜维 | 历史人物 ► 姜维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