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杜预文武全才注左传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5-30 | 阅读:5880次
历史人物 ► 杜预

杜预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以其文武全才著称,尤其在《左传》注释领域成就卓著。以下从多个方面详述其贡献及历史背景:

杜预文武全才注左传

一、杜预的文武双全特质

1. 军事成就

- 杜预是西晋灭吴战役的核心统帅之一(279-280年),任镇南大将军,提出"因粮于敌"的战术,指挥大军直取建业,结束三国分裂。

- 创"连舫"战船(连环战船战术),改良"八阵图"用于长江水战,展现其军事创新能力。

2. 政治才能

- 任度支尚书期间改革税制,推行"课田制",完善占田制,使太康年间出现"牛马被野,余粮栖亩"的繁荣景象。

- 主持修建邵信臣水利遗址(今河南南阳一带),促进农业复苏,被百姓称为"杜父"。

二、《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的学术贡献

1. 注释特点

- 破除汉代今古文经学门户之见,首创以《左传》注解《春秋》的"经传合一"体例,成为后世标准注本。

- 运用"五十凡例"系统归纳《左传》义例,揭示"微言大义",如"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的统计方法。

2. 考据学研究

- 通过天文历法考证(如"日食三十七"的记载),验证《春秋》编年准确性,开清据学先河。

- 对先秦地理的考证尤为精详,如辨明"践土"非郑地而属晋,"鄢陵"即今河南鄢陵县等。

三、时代背景与影响

1. 经学转型的代表

- 魏晋时期郑玄之学式微,杜预融合王肃经学与时代需求,其注本被唐孔颖达选为《五经正义》标准,影响直至清代。

2. 文武兼备的魏晋风尚

- 体现士族"出将入相"的理想,同期人物如羊祜、王濬均属此类,但独杜预在学术与事功两方面取得平衡。

3. 现存最早的完整注本

- 《集解》保留汉晋古注约160家,含已佚的贾逵、服虔等注说片段,具有重要辑佚价值。敦煌残卷(P.3634等)可见唐写本原貌。

杜预的实践体现"立功立言"的儒家理想,其注疏中"《左传》癖"的自嘲,反见其学术执着。该注本至今仍是研究先秦史的核心文献,日本古写本(金泽文库藏)等海外传本更见证其国际影响。

文章标签:

上一篇:马超渭水斗曹操 | 下一篇:北周武帝灭佛事件考

晋朝佛教传播历程

晋朝孙恩

晋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佛教从初传阶段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其传播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阶段和特点:1. 官方支持与士族推崇 西晋时期(2

谢安淝水破前秦

晋朝谢安

谢安淝水破前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于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史称“淝水之战”。此战是东晋在谢安、谢玄等人指挥下,以八万北府兵

晋代书法艺术的演变

晋朝卫恒

晋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上承汉魏篆隶传统,下启唐宋行草新風,形成了以“二王”为代表的书法美学体系。其演变历程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苟晞屠伯之虐

晋朝苟晞

东晋大将苟晞因执法严苛、杀戮过甚而被时人称为"屠伯",这一称号深刻反映了其暴虐的统治风格。以下就其行事特点及历史背景展开分析:一、执法酷烈的具体

杜预左传注解功臣

晋朝杜预

杜预(222-285年),字元凯,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尤其在《左传》注解方面成就斐然,被后世尊为"《左传》功臣"。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贡献及

东吴政权兴衰历程

三国杜预

东吴政权(229年—280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割据政权,其兴衰历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奠基与崛起(200年—229年)1. 孙策开拓江东(200年前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