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元朝 >> 详情

黄公望富春山居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7-12 | 阅读:2738次
历史人物 ► 春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历史考析》

黄公望富春山居

一、画家生平与创作背景

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本姓陆,名坚,后过继永嘉黄氏,改姓黄,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作为"元四家"之首,其艺术成就代表了元代文人画的巅峰。黄公望晚年隐居于富春江畔,79岁开始创作《富春山居图》,历时七年完成,此时已是至正十年(1350年)。

二、作品艺术特色

1. 构图布局:横卷采用"平远法"构图,全长近7米,以"散点透视"展现富春江两岸四季景致,形成"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2. 笔墨技法:首创"浅绛山水"技法,干笔皴擦与湿笔渲染并用,山石以披麻皴为主,干湿浓淡变化精微。

3. 空间处理:通过墨色浓淡制造空间层次,近景松林用浓墨点苔,中景山体作淡墨皴擦,远景以极淡墨色晕染。

三、历史流传与递藏

1. 明代由沈周、董其昌等大家收藏,清初转入吴正志之手,其子吴洪裕临终殉,被侄子救出时已烧成两段。

2. 前段《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3. 乾隆年间曾误认伪本(子明卷)为真迹,在画上题跋多达55处,后经考证方辨明真伪。

四、文化价值与影响

1. 开创了文人山水画新范式,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董其昌评为"法过于痴(黄公望),品重于痴"。

2. 现存最早著录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清代录入《石渠宝笈》,2011年两岸合展时引发文化轰动。

3. 绘画理论著作《写山水诀》系统总结其艺术思想,提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等重要观点。

五、相关地理考据

画面描绘的富春江实景主要集中于浙江桐庐至富阳段,其中"鹳山矶"、"富春钓台"等标志性地貌仍可考辨。现代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已确认画卷中约60%的场景能与现实地理对应。

文章标签:

上一篇:蔡京弄权误国记 | 下一篇:明代江南市镇经济

元朝与日本的两次征战

元朝元朝

元朝与日本的两次征战主要发生在13世纪末,是元世祖忽必烈试图迫使日本臣服而发动的军事行动。这两次战争在日本被称为“元寇”或“文永·弘安之役”,对

张弘范崖山之战

元朝元朝

张弘范领导的崖山之战(1279年)是宋元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标志着南宋王朝的最终覆灭。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一、历史背景1. 南宋末期形势:1276年元军

黄公望富春山居

元朝春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历史考析》一、画家生平与创作背景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本姓陆,名坚,后过继永嘉黄氏,改姓黄,字子久,号一

元朝的商业与货币体系

元朝元朝

元朝的商业与货币体系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具有显著特色,其发展受到蒙古帝国跨欧亚贸易网络与中原传统经济的双重影响。以下从多个方面分析其特点及运行

黄公望富春山居

元朝春山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历史考析》一、画家生平与创作背景黄公望(1269-1354),元代著名画家,本姓陆,名坚,后过继永嘉黄氏,改姓黄,字子久,号一

黄公望绘富春山

元朝春山

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杰作之一,创作于元代至正年间(1347—1350)。该画以浙江富春江两岸山水为题材,是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