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晋朝 >> 详情

祖逖闻鸡起舞志

朝代:晋朝 | 时间:2025-06-09 | 阅读:3939次
历史人物 ► 祖逖

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反映了东晋时期这位名将的勤勉与报国之志。以下从史料出发,对其背景、内涵及历史延伸进行详细分析:

祖逖闻鸡起舞志

一、历史背景与典故出处

1. 时代背景: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祖逖作为北来流民帅的代表,力图北伐收复中原。

2. 具体记载:《晋书》载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半夜闻鸡鸣即起练剑,留下“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的记载。“荒鸡”指非时而鸣的鸡,古人视为不祥,祖逖却借此砥砺志节。

二、行为内涵解读

自律精神:成语“闻鸡起舞”成为后世勤奋的代名词,体现祖逖抓住一切时间磨练武艺的自觉性。

家国情怀:其行为不仅为个人锻炼,更与“纠合骁健”“誓清中原”的北伐理想直接关联。据《资治通鉴》记载,祖逖渡江时“击楫中流”立誓,可视作“闻鸡起舞”精神的延续。

士人尚武之风:两晋之际,贵族崇尚清谈,祖逖与刘琨的晨练反映了寒门将领务实进取的作风。

三、历史延伸与对比

1. 刘琨的联动:作为典故另一主角,刘琨后来留守并州抗胡,临终前“枕戈待旦”的誓言与祖逖的勤勉形成呼应。

2. 北伐实绩:祖逖以两千私兵北渡,收编坞堡武装,一度收复黄河以南,体现“起舞”精神的实践成果。

3. 后世影响:南宋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等诗词,均可见类似意象的传承。

四、史实细节考辨

《晋书》成书于唐初,可能存在文学修饰,但《世说新语》《资治通鉴》均采纳此说,可信度较高。

祖逖最终因东晋朝廷猜忌忧愤而亡,其悲剧结局更凸显早期“闻鸡起舞”精神的纯粹性。

这一典故浓缩了乱世中武将的急迫感与使命感,其价值远超普通励志故事,而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家国意识与个人修身的结合典范。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吕布辕门射戟显威 | 下一篇: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统一之路

法显西行取经

晋朝法显

法显西行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上一次重要的求法活动,其历史背景、行程细节及影响均值得深入探讨。 1. 历史背景 法显(约337—422年),东晋高僧,因深感中土

司马道子专权

晋朝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兄弟,被封为会稽王,在东晋晚期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专权始于孝武帝时期,并在孝武帝去世后进一步扩大,对东晋末

洛阳纸贵左思赋成因

晋朝左思

洛阳纸贵与左思《三都赋》的成因考一、时代背景与社会因素1.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文风鼎盛,都城洛阳成为文化中心,文人雅士云集。当时流行辞赋创作

石崇金谷斗富

晋朝石崇

石崇与王恺斗富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奢侈攀比事件,集中展现了当时门阀贵族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这一事件在《晋书》《世说新语》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其历史

闻鸡起舞祖逖北伐

晋朝祖逖

闻鸡起舞与祖逖北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与军事行动,二者分别体现了个人奋发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结合。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闻鸡起舞的

祖逖闻鸡起舞励志

晋朝祖逖

"闻鸡起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励志故事,典出《晋书·祖逖传》,讲述了东晋名将祖逖与好友刘琨少年时奋发图强的经历。这一事迹不仅体现了古人勤勉进取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