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三国 >> 详情

吕布辕门射戟显威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6-09 | 阅读:2728次
历史人物 ► 吕布

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出自《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是展现其超凡武艺的著名典故。

吕布辕门射戟显威

根据史书记载,建安元年(196年),袁术派遣大将纪灵率三万步骑进攻刘备驻守的小沛。当时依附吕布的刘备求援,吕布敏锐意识到"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决定调解这场冲突。他邀请纪灵赴宴时,命人在营门竖起一支戟(一种长柄复合兵器,戟头兼具矛和戈的功能),宣称:"诸君观布射戟小支,如一发中者令解兵,不中可留决斗。"

吕布在距戟约一百五十步(约207米)外挽弓搭箭,竟精确命中戟头侧边的小枝。这一箭既震慑了纪灵——汉代精锐射手"材官"的考核标准仅为百步射靶,又以"天意"为由促成双方罢兵。此事凸显多个历史细节:

1. 汉代一箭地标准为120步,吕布射程远超常规;

2. 戟的小枝宽度不足10厘米,难度堪比现代狙击;

3. 此事促成吕布获封左将军,达到其政治生涯顶峰;

4. 《后汉书》专门记载"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从兵器史角度看,汉代戟头多为铸铁制成,吕布使用的应是当时主力制式兵器"卜字戟"。考古发现汉代戟头通长20-50厘米,小枝长度通常不超过主刃三分之一。这一事件也反映汉末军阀间的微妙制衡关系,吕布作为第三方势力,通过武力威慑维持短暂的战略平衡。不过这种逞勇斗狠的作风也暴露其政治智慧的欠缺,最终导致其两年后在下邳败亡。

文章标签:吕布

上一篇:汉武帝刘彻征伐匈奴 | 下一篇:祖逖闻鸡起舞志

钟会谋反身死

三国钟繇

钟会谋反身死是三国末期的重要事件,发生于公元264年,与其伐蜀后的权力膨胀和个人野心密切相关。以下从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1. 背景与动机

贾诩毒计乱长安

三国贾诩

贾诩的“毒计乱长安”指的是东汉末年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本欲解散军队逃亡,贾诩却献计让他们反攻长安,导致关中再次陷入战乱的历史事件。

董卓暴政乱朝纲

三国董卓

董卓暴政乱朝纲是东汉末年政治腐败与军阀割据的典型体现,其暴行直接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溃。以下是基于《后汉书》《三国志》等史料的详细分析:1. 废立

程昱献十胜十败论

三国程昱

程昱提出的“十胜十败论”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分析,旨在对比曹操与袁绍的实力优劣,为曹操集团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论述虽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

陈宫忠义随吕布

三国吕布

陈宫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早年效力于曹操,曾助其夺取兖州。但在曹操因私怨杀害名士边让后,陈宫对其暴虐行为深感不满,遂联合张邈等人反叛,迎吕布

吕布辕门射戟息纷争

三国吕布

吕布辕门射戟息纷争 这一典故出自《三国志·吕布传》,是吕布以个人武勇化解军事冲突的著名事件。背景是公元196年,袁术派大将纪灵率三万大军攻打刘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