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汉朝 >> 详情

班固著《汉书》纪西汉

朝代:汉朝 | 时间:2025-05-21 | 阅读:3116次
历史人物 ► 班固

班固所著的《汉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专记西汉一代史事,上起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历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一百篇,约80万字,开创了后世“正史”编纂的范例。以下从史学价值、内容特点和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

班固著《汉书》纪西汉

1. 体例创新与史学地位

班固继承《史记》纪传体例但加以改造:

- 取消“世家”并入列传,确立“本纪—表—志—列传”四体结构,成为后世正史标准模板。

- 首创《古今人表》以九等品评历史人物,《百官公卿表》系统记录职官变迁,均为后世史书所效仿。

- 《地理志》首开正史记载疆域政区的先河,《刑法志》《食货志》《艺文志》等十志构建系统性典章制度史。

2. 史料考辨与正统

- 采用皇家档案如《起居注》《诏令》等一手材料,对《史记》中汉初记载多有补正,如详细增补惠帝朝史事。

- 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主导,强调“汉承尧运”,通过《五行志》构建天人感应体系,反映东汉官方的历史观。

- 对武帝之后的史事记载较《史记》更为详实,如《西域传》记录丝绸之路沿线36国风物。

3. 专题研究的开创性

- 《艺文志》改编自刘歆《七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图书目录学著作,分六艺、诸子、诗赋等六类,著录图书596家、13269卷。

- 《食货志》详细记载西汉田制、赋税、货币政策,如晁错《论贵粟疏》、耿寿昌“常平仓”制度等经济思想。

- 《沟洫志》记录汉代水利工程,如白渠、龙首渠的修建技术,反映农业社会发展。

4. 文学价值与叙事特色

- 语言缜密典雅,列传中如《苏武传》《霍光传》成为叙事文学典范,塑物形象生动。

- 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笔法,对重要事件如七国之乱、盐铁会议等记载更具系统性。

- 班固在《叙传》中阐发“综其行事,旁贯五经”的撰史理念,体现汉代史学的经学化倾向。

5. 后世影响与争议

- 唐代刘知几史通》评其“言皆精炼,事甚该密”,但亦指出其尊汉立场导致的曲笔,如对王莽改制记载的贬抑。

- 清据学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专门考订《汉书》地理、职官等内容,凸显其史料可靠性。

- 现代学者认为《汉书·律历志》保存的《三统历》是研究汉代天文历法的关键文献。

《汉书》不仅完整保存了西汉政治、经济、文化史料,其体例结构和史学方法更深刻影响了《后汉书》《三国志》等后世正史的编纂。班固将历史书写与国家意识形态紧密结合的做法,标志着中国官修史学传统的成熟。需要注意的是,该书历经班彪、班固、班昭及马续四人之手续修而成,《天文志》等部分为班昭补作,可见汉代史学著述的集体性特征。

文章标签:汉书》

上一篇:刘邦入关灭秦 | 下一篇:石勒称霸乱中原

汉朝宫廷内争与宦官干政现象

汉朝汉朝

汉朝宫廷内争与宦官干政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典型现象,其发展与汉朝的政治制度、皇权演变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汉朝宫廷内争的主

田蚡权势倾朝野

汉朝田蚡

田蚡是西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外戚和政治人物,凭借其姐王娡(汉武帝生母)的地位步入权力核心,最终官至丞相,权势显赫一时。以下是关于田蚡权势的具体分

汉文帝与黄老之治的推行

汉朝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以"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其推行黄老之治的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基础与政

邓禹助光武开国

汉朝邓禹

邓禹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辅佐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早期追随与战略眼光 邓禹年轻时在长安游学,与刘秀结交。王莽末

萧规曹随治国

汉朝班固

“萧规曹随”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典故,出自西汉初期,指丞相萧何制定的法规政策被继任者曹参延续执行的治国策略。这一现象体现了汉初“无为

汉代民间信仰与神话

汉朝班固

汉代民间信仰与神话是中国宗教文化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兼具原始宗教遗存与新信仰形态的特征,其内容多元、功能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