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当随孙氏三代建功
朝代:三国 | 时间:2025-07-06 | 阅读:2236次历史人物 ► 韩当
韩当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终生效忠于孙氏三代(孙坚、孙策、孙权),以其勇猛和忠诚在东吴的与扩张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其生平事迹及历史作用:
一、早期追随孙坚:奠定军事基础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早年因骁勇善战被孙坚收为部将。在孙坚讨伐黄巾军、董卓的战役中(如阳人之战、鲁阳之战),韩当常为先锋,其善骑射的特点在对抗西凉骑兵时尤为突出。《三国志》称其“便弓马,有膂力”,孙坚评价其“能陷陈(阵)制胜”。
二、孙策时期:开疆拓土的骨干
1. 平定江东的先锋
孙策渡江创业时(195年),韩当作为核心将领参与攻刘繇、严白虎、王朗等战役。在牛渚之战中率击破刘繇部将张英,为占领秣陵(今南京)奠定基础。
2. 丹阳剿匪与威慑山越
孙策分兵时,韩当长期驻守丹阳等地,以武力威慑山越势力。其“勤苦有功”的表现得到孙策高度信任,获授先登校尉之职。
三、孙权时代:防御北疆的重将
1. 赤壁之战的侧翼指挥官
208年赤壁之战,韩当与周瑜、程普共同指挥,在乌林追击战中截击曹操败退部队,缴获大量军械。
2. 濡须口防御体系的构建者
自213年起,韩当长期驻守濡须坞(今安徽无为),与张昭、吕蒙等完善长江防线。217年濡须之战中,韩当率敢死队夜袭曹军营寨,迫使曹操退兵。
3. 夷陵之战的伏击专家
222年夷陵之战,韩当配合陆逊战术,在猇亭山区利用火攻切断蜀军退路,战后因功升威烈将军,领永昌太守(遥领)。
四、军事特长与历史评价
1. 水陆兼优的战术能力
韩当既擅长作战(如赤壁水战),又精于山地伏击(如夷陵之战),其军事适应性在东吴将领中尤为突出。
2. 治军风格与局限
《江表传》记载韩当“治军严整,士皆用命”,但因文化水平有限(“不修文记”),晚年未能如吕蒙、陆逊那样转型为战略型统帅。
3. 家族影响
其子韩综在韩当逝世(226年)后叛投魏国,导致家族声望受损,但孙权仍追念韩当之功而未予族诛。
五、与同期将领的对比
相较于程普、黄盖等同期老将,韩当更专注于战术执行而非战略谋划;与周泰类似,皆以勇猛见长,但韩当的统兵规模更大(曾独领一支军队驻守濡须)。
韩当的生涯贯穿了东吴从创业到鼎盛的全过程,其作战范围覆盖长江中下游几乎所有关键战场,堪称孙氏政权武装力量的奠基者之一。尽管不如周瑜、陆逊等将领闻名,但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十》中将其与周泰并列,誉为“江表之虎臣”,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文章标签:韩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