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百科 >> 五代十国 >> 详情

王彦章铁枪无敌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5-23 | 阅读:7312次
历史人物 ► 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以手持铁的勇猛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事迹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正史中有明确记载,民间也流传"王铁"的称号。

王彦章铁无敌

一、史实中的王彦章

1. 早期经历

王彦章(863-923),字贤明,郓州寿张(今山东阳谷)人。少年从军,效力于朱温麾下,因作战勇猛被提拔为亲军将领。其成名兵器为铁,史载"每战用两铁,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持在手",冲锋时无人能挡。

2. 军事成就

- 后梁支柱:在梁晋争霸中屡立战功,曾任澶州刺史、郑州防御使等职,尤其擅长率骑兵突袭。

- 德胜之战:公元919年,率军攻破后唐军德胜南城,迫使李存勖撤军,此战成为其军事生涯巅峰。

- 战术特点:注重速度与突袭,《资治通鉴》记载其"日驰三百里"奔袭敌军,创造了"绕营挑战"的战术。

3. 忠烈结局

公元923年,后唐攻陷郓州,王彦章受命驰援时中伏。面对李存勖劝降,他直言"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乎",最终被斩于洛阳,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评价"其义勇自古罕有"。

二、铁考据与武艺传承

1. 兵器考证

五代时期重骑兵盛行,铁是破甲利器。王彦章的双铁合计百余斤(约现代60公斤),需极强膂力。宋代《武经总要》记载此类"槍长丈二至丈八",与唐制六钧弓(180斤拉力)并称骑兵双绝。

2. 后世影响

- 明代《阵纪》将王彦章与项羽尉迟恭并列"猛将三绝"。

- 清代《古今刀剑录》考证其铁工艺,推测为夹钢锻造法打造。

- 山东民间至今流传"王家法",虽多为附会,但可见其文化影响。

三、历史评价与文化衍变

1. 正史定位

《旧五代史》称其"性忠勇,有膂力",司马光特别记载其"骁勇绝伦"却缺乏战略眼光的特点。

2. 文学演绎

元代《五代史平话》将其塑造为"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的夸张形象,《水浒传》中"没羽箭"张清的描写明显受其影响。

3. 民间信仰

山东、河南多地有"铁庙",开封现存明代"王太师庙碑",清代《聊斋志异》的《王彦章》篇更是融合史实与传说。

王彦章的形象浓缩了五代军人尚武精神,其铁不仅是武器符号,更成为忠诚勇猛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期吴越国的《钱氏家乘》透露,南方政权对其评价多有贬损,反映出乱世评判的复杂性。

文章标签:

上一篇:杨贵妃与唐朝宫廷爱情故事 | 下一篇:理学在宋代的形成与传播

北汉的军事防御

五代十国赵匡胤

--- 北汉的军事防御体系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位于今山西中部的一个割据政权,依托太原为核心,长期与后周、北宋对抗。其军事防御体系以地

五代时期的诗词发展

五代十国冯延巳

五代时期(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但诗词创作仍延续了唐代的繁荣,并在风格与题材上有所演变。这一时期的诗词发展具有以

王彦章铁枪无敌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以手持铁枪的勇猛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事迹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正史中有明确记载,民间也流

南平国的外交智慧与存续

五代十国资治通鉴

南平国(924—963年),又称荆南或北楚,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湖北荆州一带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者高氏家族凭借独特的外交策略,在强国夹缝中存续近四十年

王彦章铁枪无敌

五代十国王彦

王彦章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名将,以骁勇善战著称,尤以手持铁枪的勇猛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事迹在《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正史中有明确记载,民间也流

五代第一猛将铁枪王彦章传

五代十国王彦

五代第一猛将铁枪王彦章传王彦章,五代时期的一名勇将,被誉为“五代第一猛将”,以其出神入化的武艺和忠诚勇敢的精神闻名于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