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王禹偁:文学家诗人

朝代:元朝 | 时间:2024-04-21 | 阅读:1730次
历史人物 ► 贾岛

王禹偁(1767-1819),清代文学家、诗人,字豫山、号樊川,盐城人。其生平较为传奇,早年曾在与欧阳修有往来的湖州清华书院读书,后来担任过滁州县丞以及苏州府推官等职务,但因行为不端而多次罢免。他的文学才华很早就得到了认可,曾经为了救贾岛而和文学家李清照一起写诗,被誉为“清两李、明两王”。

王禹偁:文学家诗人

王禹偁有一部分散文流传下来,其中最有名的是《颇知非鱼》,是他在被罢免后到山间潜心写作的时候写下的一篇评论《周易》的文章。文章首句便是“南郭子猪之学,颇有涉猎”,寓意南郭先生钻研周易时被鱼所误,而王禹偁认为“非鱼”的道理,就是所谓“非之有民也而共贵之”。“非”并不是虚假的东西,而是被大众所忽视的真理,所以人们必须要有“颇知非鱼”的眼光,才能够发现真理。这篇文章的思辨精神和语言表达都很独特,被誉为“小品文之祖”。

王禹偁的诗歌也很有特色,他的诗作继承了唐代诗人的意境和文风,但更注重自我表达和情感的真诚性。他的诗集《樊川文集》中,最受人爱戴的诗篇是《登楼》,其中有一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用飞鸿踏雪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的险恶困苦,表现了王禹偁平凡如鸿鹄的精神境界。

王禹偁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提倡独立思考、发掘真理的精神也对后来的文人有很大的影响。他虽然生平多次摆脱不了职务的罢免和厄运,但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得他被后人称为“文学艺术的典范”。

文章标签:王禹偁

上一篇:并蒂花之争:买官卖官、世家权力的争夺 | 下一篇:崇祯帝自缢身亡

元朝开普陀山佛事

元朝元朝

元朝对普陀山佛教事务的推动,是中国佛教史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篇章。作为藏传佛教(喇嘛教)盛行的朝代,元朝统治者对普陀山这一观音道场的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战争

元朝元朝

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的战争是14世纪蒙古帝国内部权力斗争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成吉思汗后裔诸汗国之间的复杂矛盾。冲突的根源可追溯至察合台汗国的分裂与元朝

元英宗新政被弑

元朝元英宗

元英宗新政被弑是元代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元朝中后期尖锐的统治集团矛盾。元英宗硕德八剌(1320—1323年在位)即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

元朝征安南失败

元朝元朝

元朝对安南(今越南北部)的征伐是元世祖忽必烈及后继者发动的多次军事行动,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一系列战争既反映了元朝扩张的野心,也暴露了其战略和

贾岛推敲苦吟故事

唐朝贾岛

贾岛推敲苦吟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创作佳话,集中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极致追求。这一典故最早见于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和宋代计有功

贾岛推敲月下门

唐朝贾岛

1. 贾岛“推敲”典故的由来: 该典故出自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及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贾岛在创作《题李凝幽居》时,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