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斡江行初雪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7-12 | 阅读:9055次历史人物 ► 顾闳中
《赵斡江行初雪》是一幅传为北宋画家赵幹所作的山水画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虽然关于赵幹的生平记载较少,但根据历史文献和绘画风格分析,该作品很可能是五代末至北宋初期的创作,反映了江南地区的雪景山水风貌。
1. 作者背景与历史记载:
赵幹(活跃于10世纪),南唐后主李煜时期的画院学生,擅长山水画,尤工江南景致。南唐画院以细腻工整的风格著称,赵幹的《江行初雪图》被认为是他存世的唯一可信作品。画上有金章宗题签“赵幹江行初雪”,并钤有北宋宣和、金明昌等内府收藏印,历代著录如《宣和画谱》《图画见闻志》均有提及,足见其流传有序。
2. 画面内容与艺术特色:
画卷描绘江南初冬江畔的渔村景象,寒林萧瑟,芦苇摇曳,江面薄雪覆盖。画中人物活动丰富,如渔民拉网、行旅瑟缩赶路,生动再现了冬季民间生活。技法上,树木以蟹爪枝法勾勒,山石用笔苍劲,雪景留白与传统“弹雪法”结合,凸显寒意。水纹以细笔勾描,与五代董源、巨然的江南画风一脉相承。
3. 历史与地理考据:
画中场景可能取材自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周边长江沿岸。南唐经济依赖水路,画中渔猎场景反映了当时江南的民生状态。画作的“初雪”主题,亦符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降雪较晚的气候特征,具有写实性。
4. 后世影响与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江行初雪图》的构图与北宋郭熙《早春图》存在呼应,或体现五代至北宋山水画的过渡风格。另有观点指出,画中人物服饰细节可能与辽代壁画相似,推测后世有修补或摹本掺杂,但整体仍属赵幹真迹范畴。
5. 扩展知识:
- 南唐画院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显赫,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徐熙“野逸”花鸟皆出此时期。
- “弹雪法”指用弹洒画面表现雪花,唐代王维已用此法,宋徽宗《雪江归棹图》亦有继承。
- 金章宗完颜璟是金代著名书画鉴藏家,其题签成为鉴定此画的重要依据。
《江行初雪图》不仅是早期雪景山水的典范,也为研究五代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图像资料,其艺术与历史价值至今备受推崇。
文章标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