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 详情

李璟南唐中主悲词

朝代:五代十国 | 时间:2025-06-13 | 阅读:950次
历史人物 ► 李璟

李璟(916-961年),即南唐中主,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君主,著名词人。其词作以悲凉深沉著称,与李煜并称“南唐二主”,反映了他身处乱世的忧患意识与悲剧性审美倾向。以下是关于其悲词的史实与分析:

李璟南唐中主悲词

1. 政治背景与词风成因

李璟在位时南唐国力衰退,面临后周军事压迫,被迫割让江北十四州,削去帝号称臣。其词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摊破浣溪沙》)以凋零秋景隐喻国运衰落,王国维评"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政治困境是其悲情词风的现实根源。

2. 佛教思想影响

李璟崇信佛教,曾迎请法眼宗文益禅师。词中"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体现佛教"无常观",将人生缺憾升华为哲学层面的生命感悟。

3. 艺术手法特征

- 意象选择:善用"西风""残月""梦回"等衰飒意象,如"细雨梦回鸡塞远"构建虚空意境。陆游称其词"凄婉欲绝"。

- 结构创新:开创"摊破浣溪沙"等新词牌,突破格律束缚以适应情感表达。

- 典故运用:化用《楚辞》"悲回风"意象,继承屈原的悲愤传统。

4. 词史地位

其词上承晚唐温庭筠的精致,下启李煜的亡国之音,冯煦《蒿庵论词》指出"词至南唐而境界始大"。北宋苏轼"冯延巳词,思深词丽"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李璟。

5. 现存作品考辨

现存完整词作仅4首(一说8首),《历代诗余》载其《应天长》《望远行》等作真伪存疑。《全唐五代词》收录时多附考证。

6. 比较研究

与李煜后期词相比,李璟悲情更含蓄蕴藉。王国维指出"中主词才力不及后主,而堂庑特大",指其境界开阔处反胜其子。

补充知识:南唐宫廷文化高度发达,李璟设立画院,董源、徐熙皆受其庇护。其悲情审美亦体现在周文矩《重屏会棋图》等宫廷艺术中,形成诗画互文的独特文化现象。清代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称其词"忧生念乱,郁伊惝恍",精准概括了乱世君主的双重悲剧性。

文章标签:悲词

上一篇:马嵬坡兵变诛杨妃 | 下一篇:南宋权相秦桧评

安重荣举兵反晋

五代十国石敬瑭

安重荣举兵反晋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的一场重要叛乱事件,体现了当时藩镇割据与中央集权的尖锐矛盾。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梳理和扩展分

刘旻联辽攻后周

五代十国刘旻

刘旻联辽攻后周是五代十国末期北汉与辽国联合进攻后周的重要军事行动,发生于公元954年至955年。这一事件是五代政权更迭与民族关系交织的典型案例,以下

赵弘殷征讨李守贞

五代十国赵弘

赵弘殷征讨李守贞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政权平定地方藩镇叛乱的重要军事行动。根据《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史料记载,此事发生于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

李存勖与后唐兴衰

五代十国李存勖

李存勖与后唐兴衰 李存勖(885-926年),沙陀族人,后唐开国皇帝,是五代十国时期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统帅和政治人物。其一生功过鲜明,既以军事天才奠定

李璟败于后周

五代十国李璟

李璟(916年-961年),即南唐元宗,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第二位君主。他在位期间(943年-961年),南唐国力逐渐衰落,最终在与后周的战争中遭受重大失败

李璟攻闽楚

五代十国李璟

李璟攻闽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对闽国和楚国的军事行动,体现了南唐中期的扩张策略。这场战争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策略及政权更替,需结合历史背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