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元朝 >> 详情

阿尼哥建白塔寺

朝代:元朝 | 时间:2025-06-04 | 阅读:6002次
历史人物 ► 阿尼哥

阿尼哥建白塔寺是元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佛教建筑艺术融合的典范。

阿尼哥建白塔寺

背景与人物:

阿尼哥(1244—1306)是尼波罗(今尼泊尔)的杰出工匠,幼年学习梵文、绘画与雕塑,师从名匠阿纳噶。1260年,他随八思巴元大都(今北京),受到忽必烈赏识,被任命为匠作院使,掌管皇家工程。

白塔寺的建造:

1. 选址与功能:白塔寺(原称“大圣寿万安寺”)位于元大都西城,始建于1271年,历时8年完成。其核心建筑为藏式白塔,兼具宗教与政治功能,既是皇家祈福场所,也象征元朝对藏传佛教的扶持。

2. 建筑特色:白塔高50.9米,砖石结构,覆钵式造型融合了尼泊尔、西藏与中原风格。塔基为十字折角须弥座,塔身饰以“眼光门”和金刚杵纹饰,顶部华盖鎏金铜制,体现元代工艺顶峰。

3. 宗教意义:塔内藏有佛舍利、经卷等圣物,成为元朝皇家与萨迦派佛教仪轨的重要道场。

技术与文化交流:

阿尼哥将尼泊尔“噶当觉顿”式佛塔形制引入中原,结合汉地传统工艺(如琉璃瓦、斗拱),开创了汉藏融合的建筑范式。

白塔寺的建造推动了元代“梵式”艺术传播,影响明清佛教建筑(如五台山塔院寺白塔)。

历史变迁:

1368年寺院因雷火焚毁,明天顺年间重建,更名为“妙应寺”,但白塔得以保留,现存为元代原构。196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知识:

阿尼哥还参与了大都五台山寺、乾元寺等工程,其子阿僧哥继承父业,延续了元代宫廷工匠家族传统。

白塔寺是元大都城市轴线的重要地标,反映了忽必烈“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统治策略。

文章标签:白塔寺

上一篇:宋孝宗赵昚:恢复中华文化的帝王 | 下一篇:洪武开国朱元璋

元朝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方面的创新事件

元朝元朝

元朝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方面的发展体现了多元文化交融与技术革新的特点,以下为主要创新事件及相关扩展知识: 1. 造纸术的改进与原料多样化竹纸的规模化生

元朝经济发展概况与特点研究

元朝元朝

元朝(1271—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政策导向鲜明的特点,并在继承两宋经济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元朝英勇抗元的英雄传奇

元朝元朝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抗元英雄,被誉为“宋代最后一位忠烈”。他的民族气节和抗元事迹成为中国历史上不

元朝戏剧家白朴

元朝元朝

元朝戏剧家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是元代初期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

阿尼哥建白塔寺

元朝阿尼哥

阿尼哥建白塔寺是元代中外文化交流与佛教建筑艺术融合的典范。 背景与人物: 阿尼哥(1244—1306)是尼波罗(今尼泊尔)的杰出工匠,幼年学习梵文、绘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