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评点史书《资治通鉴》
朝代:宋朝 | 时间:2024-06-12 | 阅读:7471次历史人物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年)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在一生中编撰了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被称为是中国史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司马光在撰写和编辑《资治通鉴》的过程中,对这部长达1,000多万字的宏大历史作品进行了精心的评点和批注。他的评点可以说是对这部史书的一种深入细致的点评和解读。
首先,司马光高度肯定了《资治通鉴》的编撰价值和历史意义。他认为,这部作品"既统纪载事,又该评论,可以为千古之鉴"。也就是说,《资治通鉴》不仅记载了历史大事,而且还对这些历史事件做出了评论和判断,这对于后世的历史鉴鉴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司马光也对《资治通鉴》的编撰方法进行了评点。他认为,这部作品"采取实录,核考旧闻,曲直驳正,去伪存真"的方法是非常科学和严谨的。也就是说,编撰者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完全依据实际记载,对历史资料进行深入考证和严格校正,剔除虚假信息,保留真实事实。这种编撰方法保证了《资治通鉴》的史料可靠性和客观性。
此外,司马光还针对《资治通鉴》中的一些具体史料和评论做出了独特的见解。比如,他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格外高度,认为"天纵英才,资质彪炳,锋锐果断,为帝王中"。又如,他对后汉末年的动乱局势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认为"乱作乱始,因循日往,至于无日而复乱"。这些独到的见解体现了司马光丰富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历史修养。
总的来说,司马光对《资治通鉴》的评点,不仅肯定了这部作品在史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对其编撰方法和具体内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和评论。这些评点无疑为后世研究和阅读《资治通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线索。司马光的这些评点,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的卓越成就。
文章标签:资治通鉴
上一篇:后汉开国皇帝刘昏 | 下一篇:蒙古人对中国的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