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荀子思想影响后世儒家学说发展史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以“性恶论”“礼法治世”“天人相分”等学说为核心,对后世儒家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其思想的传承与争议贯穿了整个中国思想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荀子思想 | 历史人物 ► 荀子

[元朝] 元朝设立大都路学

元朝设立大都路学是元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元廷在汉地推行汉化政策与维护统治的需要。以下从设立背景、职能特点、历史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设立背景1. 政治需求: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为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大都路学 | 历史人物 ► 元朝

[隋朝] 裴矩编纂《西域图记》

裴矩所编纂的《西域图记》是隋代重要的地理与外交著作,成书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主要记载了西域诸国的地理、风俗、物产及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情况。该书虽已佚失,但通过《隋书·裴矩传》等文献的引述,仍可
时间 ► 2025-06-10 | 标签 ► 西域图记 | 历史人物 ► 裴矩

[南北朝] 萧统编《文选》传世

萧统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成书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约公元531年前后)。该书由梁武帝太子萧统主持编选,集结了当时著名文士如刘孝绰等人的协助,其编撰背景与魏晋南北朝文
时间 ► 2025-06-09 | 标签 ► 文选》 | 历史人物 ► 萧统

[清朝] 文字狱禁锢思想

文字狱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极端文化专制手段,尤以明清两代最为严酷。其核心是通过对文人著作、诗词、奏章等文字材料的刻意曲解和牵强附会,制造罪名迫害知识分子,以达到震慑思想、巩固皇权的
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乾隆

[南北朝] 萧统编《文选》

萧统编《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501—531,谥号“昭明太子”)主持编纂,故又称《昭明文选》。该集成书于梁普通七年(526年)至中大通三年(531年)间,共60卷,收录先秦至梁代1
时间 ► 2025-06-08 | 标签 ► 文选》 | 历史人物 ► 萧统

[南北朝] 范晔修《后汉书》

范晔修撰《后汉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所著《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具有极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背景、特点及影响: 一、范晔生平与修史背景1. 家世背景:范晔(398-445),字蔚宗,
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后汉书 | 历史人物 ► 范晔

[隋朝] 牛弘修订《五礼》典籍

牛弘是隋朝著名学者,主持修订《五礼》典籍一事在礼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史实梳理及相关扩展:1. 修订背景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为巩固政权合法性,急需整合南北礼制差异。开皇三年(583年
时间 ► 2025-06-07 | 标签 ► 五礼》 | 历史人物 ► 杨坚

[宋朝]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好的,以下是关于《资治通鉴》的详细回答:1. 作者与背景 《资治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历时19年(1066-1085年)完成。司马光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旨在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参与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资治通鉴 | 历史人物 ► 资治通鉴

[南北朝] 何承天制《元嘉历》

何承天是南朝宋时期的著名天文历法学家,他所制的《元嘉历》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历法之一,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由宋文帝颁行,取代了此前使用的《景初历》。以下是其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1. 创新性历法理论
时间 ► 2025-06-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何承天

  •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