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韩非子著书说难

《韩非子·说难》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论述游说困境的经典篇章,深刻揭示了战国时期进言献策的政治风险与语言艺术。全文围绕"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展开,核心观点可归纳如下:1. 游说者的双重困境韩非指出
时间 ► 2025-07-2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韩非

[汉朝] 京房推灾异之说

京房(公元前77年—前37年),本名李房,西汉著名的易学家、占候家,以“灾异之说”闻名于世。他的理论体系将《周易》与阴阳五行、天文历法相结合,通过观察天象、自然异变预言政治得失,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灾异政治学
时间 ► 2025-07-2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石显

[夏商] 武丁拜梦得傅说

武丁拜梦得傅说的故事源自《尚书·说命》和《史记·殷本纪》,是商朝历史上著名的君臣遇合典范。以下结合史料记载及相关研究进行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1. 武丁中兴 武丁是商朝第23任君主(约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
时间 ► 2025-07-21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傅说

[夏商] 武丁求贤得傅说

武丁求贤得傅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得贤臣的典范,反映了殷商时期政治智慧与人才选拔的独特机制。这一事件在《尚书·说命》《史记·殷本纪》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兼具历史真实性与传奇色彩。 一、历史背景
时间 ► 2025-07-13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武丁

[春秋战国] 许行农家并耕说

许行是战国时期农家的代表人物,其"并耕说"主张君王应与百姓共同耕作、自食其力,反对社会分工带来的剥削。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战国时期小农阶层的政治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思想核心: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
时间 ► 2025-07-07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管仲

[春秋战国] 列子御风而行说

"列子御风而行"的典故出自《列子·黄帝篇》,是道家思想的重要寓言,蕴含深刻的哲学意涵和历史文化背景。以下从史实、文本解读及思想延伸三方面分析:1. 文献来源与文本考据 《列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虽经东晋张湛重新
时间 ► 2025-07-06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列子

[夏商] 傅说举贤兴殷商

傅说举贤是殷商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体现了早期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雏形和对贤能政治的追求。傅说作为商王武丁时期的贤相,其事迹在《尚书·说命》《史记·殷本纪》等典籍中均有记载。 傅说本为胥靡(刑徒或奴隶),在
时间 ► 2025-07-05 | 标签 ► | 历史人物 ► 傅说

[夏商] 傅说举版筑为相

傅说是商朝武丁时期的著名贤相,其“举于版筑之间”的典故出自《尚书·说命》和《史记·殷本纪》,是古代“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型范例。以下是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解析:1. 出身寒微的贤者 傅说出身奴隶阶层,在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版筑 | 历史人物 ► 傅说

[春秋战国] 邹衍阴阳五行说

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体系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结合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宇宙观和社会观。以下是基于史实的详细分析: 一、理论核心:阴阳与五行的
时间 ► 2025-07-03 | 标签 ► 五行说 | 历史人物 ► 邹衍

[秦朝] 五德终始说兴秦论

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理论,认为王朝更迭与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相克对应,需以符瑞、制度匹配其德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积极利用这一学说为秦朝正统性提供理论依据,形成“五德终始
时间 ► 2025-06-26 | 标签 ► 兴秦论 | 历史人物 ► 五德终始说

  • 1
  • 2
  • 3
  • 4
  • 5
  • >
友情链接